王于渐扫楼 帐面赚9000万 知名经济学者 02年倡停建居屋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9971
地产新闻
王于渐扫楼 帐面赚9000万 知名经济学者 02年倡停建居屋
(明报) 2011年4月18日
2002年建议停建居屋的香港知名经济学者、港大讲座教授王于渐,近10年投资物业屡有斩获;本报记者翻查纪录发现,王于渐与妻子介乎2001年初至2010年11月透过空壳公司或以个人名义,最少扫入7间豪宅,及后沽出2伙,现仍持有的5伙物业,料值1.74亿元,帐面升值逾8500万元,计及沽货套现的利润,合共可赚近9000万元(见表)。

王于渐为港大前首席副校长,现任经济学讲座教授,专心研究,而他近10年投资物业的最重槌一击,正是去年11月中港府推出额外印花税之前,以4100万元购入中半山帝景园4座29楼A室连两个车位,尺价达2.1万元。由於王於额外印花税公布前,已签妥正式合约购入单位,所以单位转售时不用受额外印花税影响。该区代理指出,由於帝景园最近创出成交尺价2.9万元,而且盘源奇缺,虽然王持有的单位质素稍逊新高价成交单位,但相信现时仍能以约3万元成交。

07年后转积极 连扫5单位

事实上,王于渐在01年至04年仅买入两个单位,但自07年起,入市态度转趋积极,往后数年间,连扫3伙荔枝角曼克顿山、1伙湾仔星域轩、以及上述1伙的帝景园。

作为新地(0016)独立非执董的王于渐,对新地及太古(0019)的物业可谓情有独钟,除了爱都大厦之外,其余曾购入的所有物业均属上述两家发展商的项目。王旗下公司於04年曾购入西半山雍景台单位,并於08年转售,帐面获利490万元。

另外王旗下公司现时於新地曼克顿山持有达3伙,其中1伙是向新地一手购入,其余两伙则是於二手市场购入。王於07年5月曾以一手价388万元购入荔枝角曼克顿山3座33楼C室,面积758方尺,而该金额并没有触及关连交易须披露的水平。另外,王於07年6月亦以1030万元於二手市场「摩入」曼克顿山6座39楼B室,而摩出单位的卖方06年11月以993万元购入,扣除印花税等,王于渐要轻微损手。

新地独立非执董 购旗下曼山

王于渐购入的豪宅,均是透过与太太共同持有的公司或以双方的私人名义购入,且全部都会承做按揭。王的太太陈真光,曾任医管局医务发展顾问医生,於03年SARS期间,主动投身重灾区玛嘉烈医院,其后编制SARS文献,近年已转私人执业。陈是呼吸病学专家,亦是香港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

而王氏夫妇现时持有物业中,市值最贵重为於2001年以2268万元低吸中区爱都大厦一个面积3347方尺的高层单位,现时帐面劲赚逾半亿元。


学界「外快王」 任数企业非执董

王于渐除担任大量公职之外,也同时任职多间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新鸿基地产(0016)、盈大地产(0432)、长江生命科技(0775)、东方海外(0316)、领汇(0823)、鹰君(0041)等。08年,王获得的董事袍金179万元,09年袍金更高逾190万元,本报记者粗略计算王于渐在2010年的董事袍金,最少可超过170万元。

上述袍金较一名教授级教员的年薪还要多,而王于渐已连续两年(08年及09年)成为港大兼职收入之冠。被称为学界「外快王」。由於王于渐的酬金不少来自地产商,故曾引发社会人士争议。不过,王于渐过去在访问中则称,自己是「入世的经济学者」,在大企业当非执董的角色,是为了保障小股东利益,没有涉及正式运作。

曾倡赠送公屋 在港买楼一定对

近年屡在楼市狂潮中投资获利的经济学家王于渐,80年代曾负笈美国芝加哥大学,成为两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加(Gary Becker)和佛利民(Milton Friedman)的弟子。

返港后,他成为本港芝加哥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港府重要经济智囊。亚洲金融风暴后,港府官员承认,王于渐曾进言前特首董建华,停建居屋,以挽救楼市。近年,王认为本港社会经济出现深层次矛盾,大胆提出将公屋赠送给租户,解决社会分化问题。

曾狠批天水围居住问题

信奉自由主义经济学说的王于渐,长期研究本港楼市和房屋政策,他曾经公开撰文指出,提倡福利主义的前港督麦理浩所遗留下来的公共房屋政策「过於僵化」。他多次到偏远的屯门天水围研究贫穷问题后,曾透过传媒狠批:「这是断六亲的安排人口居住方法!」「穷在深水,好过穷在屯门天水围!」

王于渐多年来都是楼市「好友」,2年前曾公开扬言「在香港买楼一定是对的!」他认为本港豪宅楼价会继续上扬。果然,本港近年楼价飞涨,但「无壳」中产不满声音亦与日俱增。近期,王于渐接连在报章发表多篇系列文章,指出社会向上攀升的机会愈来愈少,已经出现深层次矛盾,「有楼者」和「无楼者」分化严重,并提出改革居屋和公屋政策解决问题。

他批评,居屋业主没有全部业权,是「假业主」,他们转卖单位时,要以现时市价标准补地价,致令多年来二手成交低迷。

他建议容许居屋业主卖楼时,以买入时的价格作为补地价标准,以刺激更多成交,活化居屋市场,增加楼宇二手供应量,便可纾缓供不应求问题。

公屋政策方面,王认为政府应尽快达到25万间售屋计划,甚至曾大胆提出免费将公屋僧送赠给租户,令他们拥有资产,楼价上升时,他们便能从中分享经济成果,缓和基层对社会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