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星期前,CY講施政報告之後,有記者問,現在樓價飆升,政府會唔會再出招,CY經過兩年多練歷,答案的確有所進步,他說如果市民要求,而又可以通過立法會的話,政府是會出招,CY知道,在過去兩三年,不少一直要求政府出招的市民都已經置業,他們現在心態不但不會要求政府出招,反而希望政府撤銷SSD,所以,基本上要求出招的聲音就不大,就算政府應市民出招,都要通過立法會,而大家都知道,現在就算民生議題,急切性撥款,要通過立法會都很困難,更何況是得罪百多萬中產的打擊樓市措施,因此,基本上政府不能夠再出招,政府要出招,唯有寄望金管局。
金管局於是出招,但並不是應市民的要求,原來是佳兆業惹的禍。金管局宣佈收緊用物業作抵押的空殻公司商業性循環貸款,總數最高達1,800億,事緣國內房地產公司佳兆業違約,所有股票,債券都有機會變成廢紙,如果繼續蔓延,國內股票價值及債券價格定必插水,香港投資者必定損失慘重,而不少投資者都是利用物業作抵押,取得商業性循環貸款後再投資內房股票及債券,由於不涉及真正的房地產,亦符合金管局指引,本來是相安無事,但內房股出事,一定會影響1,800億循環貸款,所以,金管局出招,將按揭成數收緊之餘,更要求銀行撿討客戶的循環貸款是否用作正常商業用途,如果只是買股票及其他金融產品,就有可能被要求清還,今次金管局出招,並不是壓抑樓價的措施,而是防範於未然,保護市民資產的措施。
不過,又不能不說金管局出招是不會影響樓市,因為有市民利用資產可以用作買股票,債券這個灰色地帶,而將借得的款項在買入股票之後再賣出而得到需要金錢投資房地產,只剩餘一部份用作買股票來避過金管局的監察,現在金管局要求銀行嚴格執行,那些已用作購買物業的貸款將會現形,借錢的人除了要出售股票,債券外,相信亦要出售一些物業,用以滿足金管局要求,如此一來,樓價就會有壓力,不過,好彩樓市現正在上升,受金管局新措施影響的物業數量其實亦不是很大,對市場影響亦不會很大,倘若金管局在樓市下調的時候出招,對樓市負面影響就會大得多,這算是不幸中之大幸,但那些要賣樓的業主始終要面對SSD這個難題,到今日,我才明白政府尚未取消SSD的原因,原來是有後著,就是那些偷雞買樓的業主在金管局查數下被迫賣樓,就要付SSD,曾蔭權的確心謀遠慮,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