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2013
地產新聞

租津難抵屋租 四成長者自付差額

2021年11月22日 (文匯報)
現居租金中位數達3550元 綜援租津2515元差得遠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長者日,宣揚「老有所養、老有所居」的精神,但香港仍有不少基層長者的居住環境極差,上樓遙遙無期,未能過「安居養老」的生活。 一項針對居於不適切居所的長者的調查發現,受訪長者輪候公屋的時間過長,他們現時的居所租金中位數高達3,550元,遠高於現時綜援一人租金津貼的2,515元。調查並指40%受訪長者「超租津」,只能外出工作或抽出積蓄以支付租金。負責調查的社區組織協會指,長者居所普遍安全隱患大,跌倒情況嚴重,而因「體恤安置」計劃審批準則嚴苛,不少體弱、貧窮長者沒法申請成功而加快上樓,促請政府正視並解決有關問題。●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

目前全港公屋輪候冊上有逾2.2萬宗長者申請,截至今年9月底,單身長者輪候時間高達3.8年,與2014年的1.7年相比延長超過一倍。香港社區組織協會於今年10月至11月成功訪問了190名60歲以上居於不適切居所的長者,了解其居住環境及需要,調查發現長者住戶租金中位數高達3,550元,而現時綜援一人租金津貼僅有2,515元,遠追不上私樓租金水平。調查並指有40%受訪者「超租津」,只能外出工作或抽出積蓄以支付租金。

「體恤安置」難申請 逾半失敗

調查顯示,約50%受訪者表示行動不便,其中多達70%居於沒有電梯的單位中,被迫需行樓梯出入。同時,近30%受訪者指過去一年曾於單位或樓宇內跌倒,可見長者居住不適切居所的安全隱患不小。

調查並指,80%受訪者患有慢性疾病,嚴重的個案更罹患癌症,惟多達90%體弱受訪者不知道可透過「體恤安置」加快上樓。即使有向醫務社工或醫生提出希望參與計劃者,亦有逾半申請不成功,因計劃審批準則嚴苛,申請人需「過五關斬六將」,經過個案社工推薦,以及醫生的證明住屋環境不善導致長者病情惡化的推薦信,他們往往因為社工評估條件太苛刻,或醫生不願上門家訪評估而非常難同時拿到兩者,因此沒法成功申請。

「上落好困難好辛苦,行到腳震」

現年69歲的曹先生昨日在記者會上訴說家庭困境時表示,他去年因中風導致行動不便,出入需持手杖出入,他與妻子及女兒居於深水埗一棟沒有電梯的唐9樓劏房內已近8年,現時每次上落均耗時長且非常辛苦,「上樓落樓每次都要二三十分鐘,每次上落都好困難好辛苦,行到腳震,頂唔順,所以一個星期最多出去幾次。」

曹先生中風前有工作,中風後妻子需照顧行動不便的他,女兒仍在就讀中學,家庭「零」收入,只能靠綜援維持生活。他說:「中風後唯有申領綜援,上個月才獲批,每月1.2萬元。」他表示,已沒有多餘閒錢去租住有電梯的單位,曾申請過「體恤安置」計劃希望加快上樓,但因社工不同意批核而沒有成功,「社工唔肯寫推薦信,話無咁易批,但我中風行動不便兼住9樓,家庭無收入都申請唔到,究竟如何才能申請?」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副主任施麗珊表示,長者有特殊需要,特區政府應在長者的房屋及福利政策方面進行放寬幫助基層長者,包括提高一人租津至可負擔劏房水平;放寬容許輪候一年或以上長者可領取現金津貼;放寬「體恤安置」的審批標準;以及放寬長者申請過渡性房屋至一年等,令他們能夠真正的「安居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