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劏房之殤】萬惡之源高樓價 人無立錐地籲訂最低居住面積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126
地產新聞
【劏房之殤】萬惡之源高樓價 人無立錐地籲訂最低居住面積
(文匯報) 2018年10月31日
香港樓價冠絕全球,代價之一是人均居住面積全球數一數二的細。近年多個新盤均推出大量納米單位、劏房則等等,近日有三口家庭於新盤售樓處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欣喜地稱已買入180方呎開放式單位自住。目前本港的人均居住面積僅161方呎,僅約一個標準車位大小,在全球大都市中包尾。劏房、籠屋等人間悲劇不時曝光,令香港這個國際大都會之名蒙羞。高昂的地產成本不僅窒礙營商創業,也扭曲社會價值觀,磨蝕青年人的資本及事業心志,令戾氣積聚。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顏倫樂

最近屯門新盤弦海開賣,當中六成單位屬開放式戶型,實用面積僅由162方呎至232方呎,但令人無奈的是單位越細越搶手,項目上周首推175伙,首日售出63伙,而當中竟然有50伙或近80%屬開放式戶型。一組買家接受訪問時,稱太太已懷孕,所以在父母協助下,斥資近400萬元購入一個面積180方呎開放式單位,打算承造九成按揭,將來一家三口自住。

基層逼住天台屋工廈劏房

一家三口居住於180方呎單位,換言之人均居住面積只得60方呎,情況與劏房無異,然而這在香港卻已足以引以為榮,因為更多人連住上這樣劏房盤的資格也沒有,只能入住天台屋、工廈劏房,甚至籠屋。更令人感到心理不平衡的,是當香港仍停留在討論「百多呎納米單位」之際,那邊廂新加坡卻在10月中公佈,中央區外的私人住宅樓宇平均單位面積不得少於85平方米(約915方呎),兩地房策相差何止毫釐。

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直言單純在住屋方面,新加坡於近20至30年做得相當好,由過往較香港差,到今天大幅優於香港。他在5年前已提倡香港應訂立人均居住面積的長遠目標,但至今仍無寸進,坦言對此感到失望。

倡10年內面積增至200呎

根據政府統計處去年底公佈的中期人口統計,首次披露全港人均居住面積中位數為161方呎,在全球大都市中包尾,謝偉銓建議政府在10年內把目標提高逾20%到200方呎。他說:「最重要有一個目標,再計算需要多少土地去滿足目標,希望先改善供應量,然後才能有生活質素。」他表示,政府之前一直不願訂立人均居住面積,是指土地供應不足,未有條件增大面積,但若連願景都沒有,香港永遠不會進步。

有意見認為若政府訂立最低人均居住面積,發展商因要遷就市場購買力而須興建實而不華的單位,會起到倒逼樓價下跌的效果。城大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擔心私樓面積變大,會增加上車難度,但建議可以先於公營房屋試行,因為由政府定價,即使增加面積,市民仍然有能力負擔。

不能單靠私人市場解決

潘永祥認為,政府將原來公營房屋與私人住宅的比例由「六四比」,改為「七三比」,部分原因是亦想透過公營房屋主動幫人上車,「因為高樓價下已經不能靠私營房屋滿足一般住屋需求。」

香港是否有條件做得更好呢?謝偉銓認為是有的,但今天社會討論增加土地供應時經常遇到不同持份者的阻力,許多人為反而反,沒有設身處地,將社會問題的優次去做一個平衡,「太多人將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

坊間常問地從何來?謝氏說,香港土地問題嚴峻,施政報告提出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以快速增加供應,長遠就靠填海造地。他認為政府於土地供應方面應該要扮演一個更大的角色,但一直以來,十年長遠房屋策略只討論單位數量,並沒有涉及如何提高居住面積,這樣對於提高香港居住質素並無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