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大廈增建居屋750伙 筲箕灣新供應 落成期提早五年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16111
地產新聞
明華大廈增建居屋750伙 筲箕灣新供應 落成期提早五年
(信報) 2017年7月5日
市民置業訴求殷切,資助房屋亦受追捧,香港房屋協會(下稱房協)為回應社會對置業的需求,建議把旗下筲箕灣明華大廈重建計劃作出修訂,新增750個資助出售房屋單位,料成為2008年房屋委員會發售筲箕灣居屋東濤苑後,筲箕灣區近9年首個敲定作出售用途的資助房屋項目。最新建議的重建計劃料於2031年完成,較原方案提早五年。

位於筲箕灣阿公岩道、宏華街和柴灣道一帶的明華大廈,總地盤面積約34.4萬方呎,共提供13座出租公屋,房協早於2011年宣布重建計劃,把整個地盤分為3期重建,興建4017個單位,包括3160個出租單位和857個長者單位,預計2036年全面落成,其中靠近柴灣道的第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開展,預計興建966個出租單位;至於第二和第三期每期都設有出租單位和長者單位。

原區安置或2026年完成

根據房協最新建議,項目仍分三期重建,第一期發展方案不變,其餘公屋單位將集中於第二期,有關地盤將擴大,由原來拆卸3座樓宇,增加至5座,預計興建1597個出租單位。兩期合共提供2563個出租單位,雖然較原方案減少約19%,但房協表示,安置現有明華大廈居民所需的單位數目為2273個,故新方案已足夠,亦令原區安置工作估計可提早至2026年完成。

至於現為A至E座的第三期地盤,將設有607個特別為長者而設的「長者安居樂」單位,較原方案的長者單位數目減少29%;同時首度引入資助出售房屋元素,提供750伙,分布於3座住宅大樓。房協亦正向政府部門申請加建一組升降機和行人天橋連接第三期和筲箕灣東大街。整個地盤亦會增加零售樓面和安老院舍宿位數目,惟原有的學前兒童中心等則會取消。

房協表示,增建資助出售房屋的建議,已於2015年4月獲得運輸及房屋局政策上的支持,房協希望透過增建可出售的資助房屋,作為向上流動的房屋階梯,提供機會予市民或分支家庭置業,配合市民對置業的期望。

市價七折計 呎價料1.4萬

依照房委會和房協的資料,筲箕灣區以至東區對上一個發售的資助房屋項目,已是2008年居屋項目東濤苑,未來數年東區的居屋供應,暫時只有位於北角電照街的單幢居屋項目,預計僅提供240個單位,規模遠不及明華大廈。

實際上,筲箕灣一帶近年正由舊區蛻變為新的住宅區,區內有多個新盤推出市場,包括房協發展的私人住宅項目樂融軒、新地(00016)形薈和南豐發展的香島等。雖然房協的項目可能要10年後才推出市場,但參考目前形品和香島等成交呎價動輒逾2萬元,倘有關單位現時推出市場,以市價七折計算,呎價有機會達1.4萬元。

東區區議員林其東表示,社會對公屋和自置居所均有需求,故增建可出售單位屬可接受,冀日後房協公平定價。理大建築及房地產學系教授許智文說,增加可出售的單位回應社會需求,「唔係壞事」,並認為有關單位可用作補貼出租單位的虧損,令房協財政狀況「平衡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