搵地最緊要快 諮詢重在求共識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722
地產新聞
搵地最緊要快 諮詢重在求共識
(文匯報) 2018年5月28日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在全港18區展開巡迴展覽及問卷調查,市民普遍認同解決土地問題緊急,搵地最緊要快。土地供應不足,影響居住環境,加重生活負擔,窒礙香港發展,加快覓地毋庸置疑已成社會共識;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公私合作開發農地等難度較小,可較快落實的辦法,亦得到大多數市民的支持。土地諮詢、辯論的目的在於讓公眾了解不同方案的利弊,以利消除分歧、尋求共識,加快尋地建屋進度,而非受爭拗左右,令開發土地陷入議而不決的困局。

眾所周知,土地供應嚴重滯後,已成為導致經濟、民生等深層次矛盾日趨尖銳的根源之一。現時本港樓價屢創新高,「地王」頻生,包括不少中產在內的普羅港人根本難以置業。有調查顯示,即使「唔飲唔食」,本港每個家庭平均需要19年才能買到一個住宅單位,香港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難負擔樓價的地區,劏房日增,市民越住越小;公屋輪候要等5.1年才能上樓,創18年新高,全港有27萬戶苦苦輪候。土地供應不足,樓價租金高企,也大大增加本港的營商成本,製造業空心化,創新產業發展緩慢,削弱香港整體競爭力,年輕一代向上流動機會銳減。

盡快增加土地供應,是香港迫在眉睫的問題。政府預計,本港長遠欠缺最少1,200公頃土地,為解決供應不足,此次土地諮詢列出18個短中長期選項,政府也希望市民提出其他可行的選項。事實上,市民也知道,要大量供應土地,並非一至兩個選項便可解決問題,不僅要多管齊下,而且政府應做得更快更好,土地問題光是諮詢而沒有行動,不僅損害市民自己的利益,也對不住下一代。

大多市民也認識到,開發土地牽涉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不同持份者對各種土地選項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大多數市民希望一些爭議較小的選項可先行,以先易後難的方式,打破土地供應不足的僵局。例如在維港以外填海、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公私合作開發農地這幾項建議,受影響的公眾較少、能夠提供較多土地,都不失為可取的辦法。

不可否認,填海、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公私合作開發農地亦面臨爭議,受到環保人士的反對,引起官商勾結的猜疑。但是理性的市民會認識到,看待土地諮詢、開發土地應用平衡、發展的目光,如果海不能填、郊野公園邊陲不能動、公私合作不考慮,任何建議都被否定,那土地諮詢將失去意義,覓地建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只能淪為空談。這絕非大多數市民所願見的。

香港並不缺乏土地,缺的是開發土地的共識。此次土地諮詢的目的,是希望市民踴躍表達意見,通過辯論看清民意所向,哪些選項最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完善方案,找出答案。土地諮詢不希望因為個別問題,例如粉嶺高爾夫球場的存廢爭議而令辯論失焦,令社會撕裂紛爭,這樣做違背土地諮詢的初衷,無助解決土地供應不足的難題,反而徒增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