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龍甫鈞:做好資金管理工作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8006
地產新聞
新地龍甫鈞:做好資金管理工作
(文匯報) 2016年11月19日
不少本港企業都積極於中國內地拓展業務,新鴻基地產於北京、上海、廣州都有不少樓盤、商場及寫字樓。負責在內地發展的財務監管及策劃工作的新鴻基地產集團中國首席財務總監龍甫鈞(見圖)於《新地季刊》接受訪問時表示,集團一向採用穩健財務管理,集團於內地的業務發展仍處於投資期,現階段要做好現金管理工作,讓資金能隨時投放至其他在建項目的發展中。

龍甫鈞指出,公司在內地的業務發展仍處於投資期,對營運資金的需求殷切,故即使公司內地已落成的投資物業已能產生經常性現金流,在現階段也不會作出進取的資本增值投資,而是做好現金管理工作,讓資金能隨時投放至其他在建項目的發展中。他補充,集團亦會時刻留意市場及政策的變化,迅速作出調整,以減低集團的財務風險。

優良商譽助集團進行融資

他表示,近年內地的房地產市道發展蓬勃,內資房地產企業增長迅速,並在銷售物業市場上佔有不少優勢,故市場競爭非常激烈。然而,集團充分利用既有優勢,在高端住宅物業和綜合商業項目等領域取得佳績,並在市場上建立了優質品牌。不過,發展大型綜合項目的回本周期長,資金需求龐大,需要在財務管理及融資成本上有更詳細的測算和控制方法。他指,若果融資成本過高,即使物業落成後的租金表現符合市場預期,該項目也不一定能產生理想的收益和現金流。憑藉審慎財務政策,加之在兩地已建立的優良商譽,集團與內地的中、外資銀行皆保持良好合作關係,令集團得以理想的條件進行融資。

除透過銀行借貸外,近期內地也開始鼓勵企業發行債券融資。龍甫鈞坦言,儘管內地債券市場增長迅速,但政策依然存在眾多不確定性,所以現階段集團的融資渠道仍然以銀行貸款為主。他認為,監管機構近年積極推動債券市場發展,但港資企業在內地發債仍處於起步階段。然而,集團已做了不少研究工作,為將來利用多元化的融資渠道打好基礎。

兩地企業信用標準有別

龍甫鈞經常往返內地工作,並不時與當地銀行和金融機構接觸。他坦言,內地債權人對企業實力的判斷標準與香港的標準很不一樣,一般的內地機構會較重視企業的資產和銷售規模,而非從資產質素、財務狀況和企業管治等多方面綜合評估。由於兩地衡量企業信用的標準有所不同,龍甫鈞指他其中一項工作,便是要宣傳集團的企業財務政策,讓內地市場認識新地的穩健財務狀況和企業信譽價值。

曾在上海生活和工作逾十年的龍甫鈞,表示上海的市場環境跟香港較為接近,故集團在上海的發展也較為成熟。至於內地其他省份或地區,市場環境各有差異:「例如北京為國家首府,無論國企還是民企都積極在當地尋找投資機會,所以競爭十分激烈;至於深圳,非本地企業的進入門檻頗高,進入其市場有一定難度。」他直言內地幅員廣闊,地區差異大,面對的挑戰亦有不同。龍甫鈞更認為,港資企業在內地發展,必須認清自身的優勢,才能把握內地龐大的市場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