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論壇
登入名稱
密碼
頁數:
佔中之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瀏覽人次:83867    回應:76

佔中之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湯文亮博士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2014年6月25日

  舉辦佔中的人非常開心,認為網上公投有70萬人,到7‧1遊行就會有超過70萬,我覺得他們開心得太早,在抗戰期間,青年熱血沸騰,在招募集會的時候都萬眾一心表示願意上戰場,於是大家約定某月某日出發,負責招募的人心裡有數,他們心想,就算打個8折都唔錯,原來他們都是太樂觀,最後到來的人連8%都沒有,當時有一句說話叫「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就是形容那班熱血青年,當大家熱血沸騰的時候,什麼都可以做,但冷靜下來,就算事情是大義凜然都會縮沙。不過,他們都有一大條理由為自己解脫,他們會說,已經有這麼多人願意上戰場,多我一個唔多,少我一個唔少,所以我沒有出現,他反而怪其他唔出現的人,原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大家用同一理由避席。

  佔中問題已經擾亂了兩年,嚴格來說,激情已過,期間台灣發生反服貿,泰國由紅黃衫對決以至到軍法統治,連澳門亦反離補法,香港仍然講佔中,當然,他們講了兩年,最大目的是催谷人數,最終,被佔中人士發現,只要搞網上公投,就並不需要催谷參加人數,只要「吹」便可以,但網上公投的數字令到佔中搞手沾沾自喜,這反而是我不能理解的事。
 
  在港人港樓「喜雅」開賣時,因為房協不設限制,就算連冇收入的人都可以申請,令致有5萬個申請,但到了登記辦正式手續的時候,竟然會認購不足,大家唔好以為「喜雅」有幾萬個單位,原來連一千個都唔夠,不過,當日沒有去辦手續的人今日就會很揼心,最近「喜雅」有成交轉讓,原業主賺了超過一百萬。不過,5萬個申請亦打亂了政府部署,認為港人港地或者居屋市場有龐大購買力,原來真正完成交易的不足2%,我相信,這是政府官員太青年,不理解「慷慨赴死易,慫恿就易難」的意思,那些「喜雅」的申請人,最初的時候大家柴娃娃一齊申請,要交錢的時候就失蹤,這就是「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網上公投的人數只得70萬,我其實很失望,每日在網上瀏覽我的文章大約有5萬人次,70萬只不過是兩星期的數目,又何需大陣象,這些網上公投人數只不過是點擊率而已,就算實地公投亦只不過是4.6萬人,而這些數字,連小孩、外傭等都計算在內,與平時他們宣稱的遊行人數的做法一樣,一定會有一些水分,而大家都知道,他們宣稱參加遊行的人數往往數倍於警方,所以,今次參與實地公投的人而又參加佔中行動,最多不足二萬。所以,連佔中發起人都說不佔中,改為晚會,這並不是叫識時務者為俊傑,而是認清形勢而已。

佔中之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1. 無聊
2014-06-25 09:10
包養 — 區家麟    【全文看:http://bit.ly/UDkgsW】    權錢美妙,為了賺錢,進軍大陸市場,眾多自稱恪守專業原則,自詡德行崇高的各式專業人士與行業組織,輪流跪低,逐一倒下。這是一個怎樣的時代?這是一個包養的時代……    跪著的日子久了,大家習以為常,因為周圍的人都跪著,當有人要站起來的時候,就是做壞規矩,阻住地球轉,會遭人痛罵︰喂,你有無問過所有跪著的人?    這個時代,只有一個大老闆,它擁有無上的權力、無盡的錢財。每一個人,能選擇的不多,都徘徊於被包養與不被包養的夾縫中,to be or not to be,是這時代我們每一人不能逃避的抉擇。    -------------------  主場新聞 Android App,下載連結:http://bit.ly/18XeMue
2. 多佢唔少
2014-06-25 09:14
果兩個帶刀侍衛, 咁就衰左藏械, 佢地老豆一定多哩班人唔少.
3. 太郎
2014-06-25 09:29
to 1/f

多謝你的圖

跪著的人正正就係求安穩,繁榮,非暴力的人,現在正正成日被人騎劫民意

(多謝博士,PP,亮劍,法子每日的文章)
4. 水份
2014-06-25 09:55

‘‘每日在網上瀏覽我的文章大約有5萬人次’’....

是點擊率吧?

5. 中女社社長
2014-06-25 10:12
全民公投, 因白皮豬出現多了像我這一類的投票人士, 你叫我去佔中? 唔好玩啦...我留在電腦或手機旁做鍵盤戰士好過 
6. 上海仔
2014-06-25 10:50

嗰兩個帶刀小朋友要幾多有幾多啦!

您地用腦諗清楚成千人嘅集会裏面会俾您咁易見到佢地袋住把刀?!

我地愛国社團真系出左吾少力....

「是誰令青山也變...變了俗氣的嘴面...」

7. 寧為玉碎
2014-06-25 10:58

票為誰投走出政治抑鬱

經濟日報 – 2014年6月23星期一上午6:56

【經濟日報專訊】「6.22投票」已有逾60多萬市民參與,數字多少亦無法律效力,大家怎會不知?為何仍願走出來?港人以往多被指政治冷感,今天更多的是政治抑鬱,不想沉默也怕被騎劫,為出路懊惱。

港人不想沉默 為出路懊惱

由上周五(20日)中午開始的6.22民間全民投票,首日有逾40萬人參與,截至昨晚更逾60多萬人。佔中發言人戴耀廷昨表示,負責任的政府不能漠視民意。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則回應,政府尊重民意及市民發表意見的權利,但他維持其一貫說法,指投票無法律基礎及效力(詳見A6版)。

類似公投並非首次,元旦佔中運動亦舉行全民投票,約6萬人參與,今次相比起來,掀動的民情及參與程度或多或少叫人意外。電子公投開始後出現fb「洗版」,大家高喊「我投了」,昨天實體票站也見人龍打蛇餅等投票。

固然,早前中央發表白皮書強硬提醒港人管治權在中央,以及投票網站遭大規模黑客攻擊,令投票多添悲情加分的元素。「今天不投?明天怕沒有機會」、「把握機會發聲」,既是部分市民心聲但也確實起了「催情」作用。

投票人數最終多少,也不會因此而具法律效力,誰不知道?若只是十萬八萬票數,一點不意外,但至今遠遠超於此數,可見不少上次不投票的人也出來了,這或許才是投票數字釋出的另一重要信息。

中環價值至上、搵錢至重要的香港,大部分人政治冷感,尤其九七前,甚至回歸初期,莫不寧抱「咪搞我」心態。但時代要變,社會發展及個人生活也與政治緊密糾纏,是情願也好,還是覺得是被迫出來也好,愈來愈多被視為中間派的港人不再沉默,站出來投票固然是表態,惟放下冷感,卻未必少了苦惱。

事實上,對於社會上為數不少的中間派而言,他們支持表達不滿,但這不等於撑激進抗爭,走上街也並非為了要與政府一方作出激烈的生死之鬥。他們未必認同建制派,也非要揀激進民主派,各走極端也不是他們心目中的「那杯茶」。

結果反映民意 擔心被騎劫

今次有更多中間溫和派站出來投票,但也有聲音質疑:票為誰投?6.22公投原意,是選出一個最多市民支持的民主政制方案,但現時所揀的三個方案均有公民提名或政黨提名的成分,沒有此成分的方案並不在選擇之列,有人為此不投票。有調查顯示,以佔中激進手段和中央硬碰的民意並非主流,投票結果是反映港人意願,但卻也有人擔心意見會否被騎劫。

另外,社會也有聲音將投票與抗共掛鈎為「投票抗共」,又或參加公投,被視作等如支持佔中,投票結果被變質為激進主流的「籌碼」,中港愈鬧愈僵,又豈有出路可言?

現時政治氛圍日益緊繃,港人或難免在政治上變得抑鬱,走不了,出路又不明,但也不樂見激進的街頭政治,令政改局面更難有談判空間。立法會財委會早前討論新界東北發展撥款出現示威衝突,兩名13歲、14歲的示威者,涉帶備大量武器如軍刀、鐵錘、噴火槍、火水等被捕。另外,一名15歲少年因為在討論區留言「衝擊立法會」被捕,「寧為玉碎」的心態,令人擔心。

《經濟學人》近日有評論文章指,大部分港人很務實,即使對中共疑慮重重,也不大願意支持激進的街頭政治。

 

民眾擦亮眼睛 保理性判斷

 

政改議題令政局變得複雜,白皮書的強硬姿態、建制派及激進派的激烈對立等等,這不是大家所樂見。要求政治走出激進對立,關鍵是中間多數的溫和港人要擦亮眼睛,多聽不同意見,避免被激進的聲音、言論「洗腦」;要令各方不能只提政治口號,必須賦以充分理據;更要對激進行動提出反對,如此務求令社會過於激烈對立氣氛降溫,讓中肯聲音抬頭,讓理性討論空間擴闊,一步步邁出惡性循環的政治深淵,才有進為香港取得2017年特首普選。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8. 睇得通
2014-06-25 11:02

在抗戰期間,青年熱血沸騰,在招募集會的時候都萬眾一心表示願意上戰場,於是大家約定某月某日出發,負責招募的人心裡有數,他們心想,就算打個8折都唔錯,原來他們都是太樂觀,最後到來的人連8%都沒有,當時有一句說話叫「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

我買樓的勇氣???原來是來自家族的遺傳............1941年當日軍攻佔香港的時候,在香港旅居工作的大伯父舉家回鄉走難,按排好妻兒在鄉間避難生活,自己參加抗日戰爭去,國家有難匹夫有責......大伯父原是第一届北京大學生,(54運動年間)......1942年大伯父在第四戰區長官部任職少將參議......家父在日軍進攻香港/廣東的時候,讀到中五,也立即參軍去了,1942年任職準尉排長,當年的軍旅生涯,野外行軍背囊槍彈/手榴彈......使他的長壽去到92歲......

在香港買樓必須要擁有勇氣和智慧: 才能達致成功..........

9. 向飯民說不
2014-06-25 11:32

其實現在飯民的做法,就是逼大陸出絕招。

到時就真系如博士所說的,佔中之慷慨赴死易,從容就義難。班廢青就只有回家做鍵盤戰士。

但是任總講過,現在有20幾個風險基金準備在香港食大茶飯,他們肯定是等香港出現信心危機時,落井下石,香港的3200億外匯會不會變成這些風險基金的肥豬肉。或者黎智英和佔中幾子,都有參與呢?

10. 小陽
2014-06-25 11:45
但是任總講過,現在有20幾個風險基金準備在香港食大茶飯,他們肯定是等香港出現信心危機------

任總有講過?????

銀行借貸監管好嚴,D大惡借港$沽空?
點借?


11. 小陽
2014-06-25 11:53
如果有信心危機,
阿爺話全力支持香港。
阿爺買港股港$,
夾爆班大惡。

到時全港人士望爺打掛,
攬住阿爺喊。英雄主義,習總萬歳
12. 引刀一快
2014-06-25 11:56
佔中係冇效嘅,想有效呢,好似2003嘅7.1咁,和平,但係人多,唔単止有效,仲有世界性口碑,就算大陸果邉都好多人認同。
佔中呢類小規模激進所為,嘥氣,仲要俾人閙。
13. 小陽
2014-06-25 12:13
引刀兄,對!
和平好緊要。
香港人不嬲唔係講打講殺,你叫班思嫣BB網民去衝擊,佢地最多唱下歌。

其實好低能。
我覺得我吔要學盛智文,佢love Ocean park ,供獻那麼多,都俾人炒。佢都係唔開心兩句,但都尊重大會決定,其實我吔都係under 阿爺,除非中國轉制,我估近二十年都好難變

14. 有殻蝸牛
2014-06-25 12:16
最近港匯轉強,美元對港元觸及強方保證,但係港股無明顯升幅、成交亦無增加......唔通外資流入香港等香港人自傷殘殺政治動盪再喺香港食大茶飯.....吹下水作下故仔大家唔好認真。
15. 打工仔 Andy
2014-06-25 12:56

有d極端派議員, 開親會唔係拉布就係掉野!!

社會氣氛點會好!真係想XxY班搞事既所謂議員!

16. middle middle class
2014-06-25 13:14
引刀兄,真系同意你的意見!!!

成日熱心佔中的人,   一心只想香港出現信心危機, 很令人苦惱 !


17. 不要存幻想,只能與破壞派作鬥爭
2014-06-25 13:32

我早就說過,由反對派(我稱其為搞事派或破壞派)的破壞本質及受外部勢力的操控,他們是不希望不充許並且懼怕政府(香港及中央)成功的,會用盡一切手段進行搗亂和破壞。因為政府越成功,他們的市場越小、舞臺越窄,破壞的機會越渺茫。可悲的是,我們香港市民中有相當部分人對此卻看不清楚。

18. 肥婆四
2014-06-25 13:49
To1樓無聊

99%的香港人從不跪著!被呃著就多。
19. 向飯民說不
2014-06-25 13:57

10樓,14樓,任總當然不會名講話20幾個風險基金沽空港幣。

但是根據外匯市場,其實可以看到風險基金其實一定會留意住那些實行固定匯率的國家,他們一定會等這些國家出現問題的時候,大舉攻擊這些國家。可以在外匯上動手腳,也可以在債券,股票上。前幾年,南歐的利息被推倒幾高。背後就是這些基金佬在玩。

上次金融大戰, 肥佬黎不斷唱衰HK, 配合大鱷沽空港圓賺幾百億, 佢只係分得千幾萬已勁開心.., 對佢地來講出賣香港係搵到大錢, 但美資大鱷搵更多

如果今次出現信心危機,這些大鱷眼中看到的是那3200億外匯儲備。連我這樣的普通人,都留意,那些大鱷會知道點去做。

10樓,不要甘老定,沒有攻不下的城堡。外匯在名,大鱷在暗,點防。

20. 引刀一快
2014-06-25 14:01
和平訴求係香港人嘅權利,呢個權利我地應該珍惜,好好運用。
濫用不如不用,激進手法近年已經喺人們嘅心底積累起排斥同厭惡,正係因爲有人提倡搞事,正經嘅7.1游行反而蒙上激進嘅陰影。
“人數”一定遠比“激進度”來得有效果,道理一字咁淺,政府發言人只會出嚟譴責暴徒、同埋過激行爲,絕對唔敢以參與人數過多爲理由譴責示威游行,過激行為反而給人口實、轉移視綫。
人數夠多、和平守法、井然有序、訴求合理,會贏得國際社會甚至大陸廣泛認同,呢種係真正嘅”牙力“。
頁數: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回應 / 留言規則
  1. 禁止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
  2. 禁止以名稱/暱稱/綽號/同音字等批評或映射任何人士、機構、公司;
  3. 禁止發佈有關招聘、推銷、廣告等內容;
  4. 禁止公開任何個人資料(如電話號碼、電郵地址、即時通訊帳號等)。

敬請留言者自律。本網站保留刪除/堵截任何留言的權利。

聲 明

所有議題/文章由其作者提供,大部份回應/留言是即時上載,少部份未註冊為會員的回應/留言會經我們的系統過濾,所有議題/文章/回應/ 留言/資訊及評論並不代表地產資訊網(Property.hk)立場和觀點。由於本【地產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 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歡迎以留言或電郵方式與我們聯絡(admin@property.hk),我們有權刪除/堵截任何留言 (刪除/堵截留言前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如有任何爭議,本網站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