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楼与贫穷人口同时破顶的反思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029
地产新闻
股楼与贫穷人口同时破顶的反思
(信报) 2017年11月18日
香港社会存在的矛盾果然复杂难解。就在周五,港股创下十年新高位,恒生指数直逼三万点大关。楼市更厉害,楼价指数CCL再刷新历史纪录,达到一六二点六水平,按周上涨零点八四个百分点,预期升势未止。而近日西营盘一个二百多方尺的迷你一手单位,发展商开价高达一千万元,平均尺价四万五千元,折实也要三万六千元,实在惊人。

另一边厢,政府於周五公布最新的贫穷情况,显示去年全港共有一百三十五万人落在贫穷线以下,是二○○九年有纪录以来最高,比前年增加七千人,贫穷率升至百分之十九点九,相当於每五个港人就有一个穷人。即使把政府提供的补贴及福利计算在内,贫穷人口仍达到九十九万六千人。这种资产价格及财富暴涨与贫穷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虽未至「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惟反映贫富日见悬殊,两极化加剧,委实是个不容忽视的警号。

根据政府的解释,贫穷情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乃人口老化令长者数目显著增加,抵消了政府过去几年实施的扶贫新政策如低收入在职家庭津贴(低津)的正面效应。负责解画的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期望,明年推出的高额长者生活津贴及优化版「低津」可以令更多人受惠,从而把贫穷人口比率降低。

张司长的解释当然有他的根据,去年长者贫穷人口大升逾二万人,的确成为推高总体贫穷率的「元凶」;而贫穷长者大增,除与人口老化有关外,本港退休保障制度起步迟且保障力度有限也是关键。二○○○年底始正式推行的强积金,对已退休及大量将会步入退休生活的baby boomers来说,帮助犹如鸡肋。即使运作已快满十七年,现时个人强积金户口结存平均不过十八万元左右(早年退休的金额更低),根本不足以保障退休长者的基本生活,令他们很易跌入贫穷线之下。

政府否决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意味港人退休后的生活,只能继续依赖滚存总额有限的强积金作支柱。若果政府没有新的措施或津贴推出,长者贫穷人口只会持续增加,将令整体贫穷情况难有改善甚至变本加厉。特区政府虽然无法扭转人口老化的大趋势,但若能在退休保障及支援上多下工夫,例如按长者个别需要提供额外补贴,或减少他们在就业市场面对的障碍与歧视,长者贫穷状况才有可能纾缓。

此外,社会上另一个与贫穷相关的重要隐患同样不能轻视,那就是跨代贫穷及年轻世代难向上流的问题比以前益趋明显及更难克服。

过往的跨代贫穷主要由教育机会不普及、输在起跑线引致,经过多年扩展大学及专上教育学额,取得大学学位的人数比昔日倍升(从不足百分之五到现时两成以上);惟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的优势下降,企业内的中层管理职位大量消失,年轻世代向上流动的机会因而大减,变相令他们收入增长的速度与幅度都大为放缓。换言之,低下层家庭的年轻人即使在家人胼手胝足支持下完成大学教育,他们对改善家庭收入的帮助微薄,令低下层家庭难以真正脱贫。

还有一个打击来自资产价格的畸形。法国著名经济学者Thomas Piketty在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这部巨著中引用大量数据,说明自八十年代开始,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现资本回报远高於经济及工资增长的情况,令财富愈来愈集中在少数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一的富户手上),低下阶层基本上无力扭转困局,只有愈来愈落后,改善生活拉近贫富距离变得遥遥无期。

香港的情况比其他经济体更是雪上加霜,以住屋这生活必需品为例,私人住宅楼价动辄近千万元,未补地价居屋也要五六百万元才有交易,年轻世代不少要「靠父干」及上一代资助,包括长辈加按原来居所提供首期,才能「上车」。可对出身贫寒的年轻人而言,他们没有「父干」可以倚靠,储蓄又追不上楼价升幅,莫说难圆置业梦,居住环境也因租金不断上升而变差。这正是跨代贫穷的另一普遍现象。

若然香港既有大批长者长期活在贫穷线以下,又有大批年轻人面对跨代贫穷难以摆脱,这样的「先进」社会能让市民安居乐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