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农地建屋 长远填海增土储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571
地产新闻
短期农地建屋 长远填海增土储
(信报) 2017年9月25日
土地不足问题困扰港府多年,黄建业建议,新一届管治班子可透过短、中、长期策略,多管齐下增加土地供应。

他指出,现时大型发展商如长实(01113)、恒地(00012)、新地(00016)和新世界(00017)等,都收购了不少农地,总计逾亿方尺,假设只发展当中30%,便可提供约12万个面积500多方尺单位,相当於11个沙田第一城的规模,短期可纾缓燃眉之急,「港岛、九龙已没什么土地起楼,新界农地可改作住宅用途,政府宜加快审批程序,尽快取得土地供应。」

可考虑调整辣招

黄建业解释,收回棕地涉及的利益争议多,利用湿地或郊野公园,环保团体又有意见,若能加快利用农地兴建住宅,便可达致三赢:政府有地建屋、市民获居住空间、发展商释放农地价值,「单靠发展商自行收购农地规划建屋,可能要搞上20年,由农地转住宅用地要补地价,今年政府加快了一些,仍略嫌不足,因官僚(主义)依然在。」

至於中期策略,他认为可考虑调整楼市辣招, 「现在是需求与供应错配。梁振英在任时推辣招管控楼价,有些政策如徵税限制境外人买楼是对的, 可是另有些细节则不对劲,显得落错药。」现时部分辣招,包括换楼时限太紧迫(半年),容易陷於缴付双重印花税风险,令业主不愿释出单位,形成二手市场缺乏盘源,供应不足致楼价节节向上。

他提议政府不要锁死本港120万户二手物业供应,须检讨现行辣招的一些细节,诸如住宅可以九成按揭(包括二按)的规定,研究可不可以由400万元以下提升到600万至700万元的单位,首置市民能否获更高按揭成数及减付印花税等,尤其把年轻人买楼政策略为放宽,让他们抱有向上流希望。

然而,要真正解决问题,长远仍得靠填海增加土地储备。对於团结香港基金建议以土储调节市场,黄建业认同这看法,「市区挤迫,或可利用离岛如蒲台岛作发展;填海最好,把所得土地作储备。」

他又说可参考新加坡做法,填好的土地不卖, 当房屋供应不足、楼价急升,便增推土地建楼;若楼市逆转,则可减少推出。「整个葵涌、沙田第一城等,都是填海而来,将军澳也是,这些填海地一度闲置晒太阳。」星洲过去10年填海2000公顷,相等於四分一个港岛,深圳亦填了5000公顷,约三分二个港岛,相反,本港只有不足100公顷,差异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