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规划新思维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677
地产新闻
六大规划新思维
(文汇报) 2017年7月31日
一、运用垂直空间

垂直空间的建筑学,除了高楼大厦的高空利用,亦包括垂直绿化、垂直农场和多角度升降机等,令城市不再单调及「平面」,转向「三维」发展。事实上,德国著名升降机生产商蒂森克虏伯已於去年研发出利用磁悬浮技术控制的升降机,使升降机除了上下升降外,还能向左右移动。

二、引入PRT系统

个人快速运输(Personal Rapid Transit,俗称PRT)系统,也称个人捷运「豆荚车(Pod Cars)」,是一种交通运输系统。PRT系统的车厢细小,只有约一辆吊车车卡的大小,但运行在轨道之上。目前PRT系统仍有几个困难要克服,例如技术不成熟、成本高和运量小等。

三、实践跨代共居

近年经常说的共居概念,其实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首先见於丹麦,其后扩至欧美、日本和台湾。共居旨在重建邻舍归属感,并非单纯与陌生人合租单位,存在共享资源的意义,社区决策来自居民共识,一同管理及分担工作。共居除了应对高楼价和高租金的问题,亦试图打破孤独感,重建人际连结。共居跟随各地文化不断演变,包括跨代共居和生态村等。

四、善用地底空间

人类早已向地底空间不断探索,好像地下街、地下铁和地下隧道等,但地底的发展潜力仍然相当庞大,未来如何利用值得讨论。港府多年来亦有发展地下空间,如污水处理厂和爆炸品仓库等不少设於地底。2011年港府完成「善用香港地下空间可行性研究」,包括发展岩洞等,近年亦锐意於铜锣湾发展地下街。

五、梯田建筑概念

香港山多平地少,为了解决发展问题,其实许多建筑物已经依山而建,但却未有充分建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空间。梯田建筑概念就是希望於依山而建的同时,每一层的人又可以互相兼容,以及就地理环境规划每一层的用途。除了住宅、办公室和学校等,亦着重增加社区农场和休憩用地等,令土地得以善用及用途变得多元。

六、3D打印房屋

3D打印建筑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出现,近年相继出现3D打印的房屋、办公室和桥梁等。早前有报道指,3D打印技术能节省整体建筑成本50%以上。不过,即使技术不断成熟,目前技术面临的最大阻碍,是尚未见专门的国家标准。施工过程须按照传统建筑施工流程,该有的钢筋混凝土不能少,3D打印建筑的相关技术仍然处於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