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尺价创新高市建局:被市场牵着走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5417
地产新闻
收购尺价创新高市建局:被市场牵着走
(东方) 2018年5月28日
市区重建局早前以近每平方尺二万四千元「天价」,向西营盘崇庆里/桂香街发展项目业主提出收购,创下历来最高收购价。市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指物业市场处於甚高水平,不论市建局或私人发展商,均面对「水涨船高」的高收购价,他预告在「面粉」价高昂下,机构顾及本身财务的可持续性及楼市状况,发展成本将反映在日后的楼价上。有立法会议员质疑市建局作为公营机构,社会期望其角色与发展商有别,担心市建局重建项目愈卖愈贵。

被轰推高楼价 撰网志反驳

韦志成昨以「楼市『热浪』 窒碍市区更新的持续发展」为题发表网志,反驳社会有意见认为市建局以「新高价」收购是「推高楼价」的说法。他重申,市建局的自置居所津贴计算方法,是根据「七年楼」单位计算,市建局很大程度处於被动,亦被物业市场的波动牵着走,不能因为楼市的升跌而改动收购尺价的计算方法,或大幅改动项目的发展程序。

成本上涨 项目或「愈做愈细」

韦志成以西营盘区为例,指楼龄达四十至五十年旧楼的尺价,在市建局未提出收购前半年,旧楼成交价的平均尺价已高达一万五千元,这类楼高只有数层、没有升降机装置和缺乏保养的旧楼,因具重建发展潜力,其平均尺价相对於同区、楼龄差不多但属楼高二十多层的住宅大厦,却要高出一成至一成半。

他续指,随着楼市不断攀升,市建局「低买高卖」的项目虽然带来暂时性收入,但会被庞大收购成本所抵销,以二○○八年在土瓜湾区开展的一个重建项目为例,项目涉及六十一个住宅及地铺业权,市建局提出自住物业的实用面积尺价为五千一百多元,而有关项目於今年初公开发售,市建局预计可录得约七亿多港元的总收入。

他又提及,如此时在同一地区开展一个相同规模的项目,以接近一万六千元的实用面积尺价计算,须动用的收购成本,便将会高达九亿元,故市建局需面对以下多个课题,第一是把项目「愈做愈细」,第二是不断从以往「累计收入」中透支来发展这类高收购成本的项目,第三是从开展新项目的可供发展剩余地积比作补贴。

他补充指楼市「热浪」,绝对不是进行大规模市区重建工作的有利条件,不可单靠重建处理楼宇老化,关键在於推动楼宇复修工作。

如陷财困 议员促申资源

曾任市建局非执行董事的立法会议员陈淑庄指,市建局作为公营机构,虽然需要自负盈亏,但社会期望与一般发展商有别,不能凡事单从市场价格出发;她强调说,市建局如财政有困难,应考虑是否向政府申请增拨资源,而非将项目「愈做愈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