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一约多伙」治标不治本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6270
地产新闻
杜绝「一约多伙」治标不治本
(信报) 2017年4月12日
住宅新印花税条例被钻了空子五个月,特首梁振英昨天晚上宣布,即时收紧该项税例,以一份文书购入多伙单位的买家,即是俗称的「一约多伙」,必须缴交百分之十五的印花税,由今日零时开始生效。他指出,部分买家利用「一约多伙」回避去年十一月五日实施的新税安排(首次置业者可豁免缴付当天起额外调升的印花税),虽然个案只占住宅物业交易总数较小百分比,但最近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与港府希望藉印花税减少投资需求的目标相违背,令整体楼市气氛更趋炽热。梁振英又说,楼市受全球超低息大环境影响,政府不能对楼市泡沫化掉以轻心。

为照顾有真正自用需要的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新措施所建议的「一个住宅物业」包括:一个住宅单位连一个泊车位;在已获批准的图则上显示,两个相连住宅单位之间的间隔墙已被拆去并打通成一个单位;一个住宅单位连同紧接其上的天台;一个住宅单位连同毗邻花园。税务局会按每宗个案的情况,并参考相关文件,包括建筑图则、公契、占用许可证等,决定有关物业是否属於「一个住宅物业」。

按照去年十一月实施的「加辣」税制,香港永久性居民买家以一份文书购入一个住宅物业,而在购入有关物业时,并非任何其他香港住宅物业的实益拥有人,这类「首次置业者」可获豁免按楼价百分之十五的新税率缴付印花税,只须按较低的第二标准税率缴付从价印花税(最多百分之四点五)。为了回避新设的巨额税款,这几个月市场上涌现一批实力雄厚的所谓「首置客」,他们名义上没有物业,但有能力一口气购入多个单位,极端例子是「一约七伙」,整体而言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一手新盘成交个案属於「一约多伙」。显然地,有部分投资者觑准条例的漏洞,透过个人名义,以未买过楼的身份扫货,不把辣招放在眼内,财力最惊人者悭税以亿元计。

追本溯源,漏洞其实存在多年,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承认,二○一三年立法会讨论双倍印花税措施之时,已有议员提出要求收紧限制「一约多伙」。他昨日解释,当时政府观察不到相关机制有被滥用趋势,直至去年十一月引进新的税率后,「一约多伙」由平均占住宅物业总交易百分之三点五,增至近期的百分之四点七,当局有合理理由相信,有人藉此避税,因此要收紧措施。

这是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纯粹是堵塞漏洞罢了,对於压抑楼价不可能有太大帮助。且看去年十一月加辣至今,楼价连番破顶,四百方尺一房单位索价一千万元,大埔不足二百方尺的蚊型单位竟然尺价一万八千元,如今即使杜绝百分之四点七买家走法律罅,难道楼价会马上受控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几年来,政府的辣招可谓层出不穷,屡屡透过加税和其他买卖限制来压抑需求,包括外地人买楼需求、投机需求和投资需求,然而每次总是予人药石乱投的感觉,所有辣招过不了多时即被市场消化净尽,余下来是真正用家需求无法满足。正正常常的首置买家基本上已处於绝望状态,连蚊型上车盘的价格也有涨至四百万元,随着楼价指数上升,社会怨气亦成正比,莫说年轻人无奈,即使中产阶级也觉得自己愈来愈像望楼兴叹的贫困一族。

也许,梁振英任期只余不足三个月,七月一日之前应不会再推出石破天惊的房屋政策,那么惟有寄希望予昨天在北京获任命的候任特首林郑月娥。她受到国家主席习近平赞扬为爱国爱港、立场坚定、勤勉务实、敢於担当,行政经验丰富、具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那么是不是可以落实其关於房屋问题的政纲呢?林郑承诺推出「港人首置上车盘」,要是思虑周全,不失为解决问题的其中一个办法。

总而言之,杜绝「一约多伙」治标不治本,压抑楼价必须另觅他途,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增加住宅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