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买11个月 返工3年填氹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6818
地产新闻
迟买11个月 返工3年填氹
(文汇报) 2017年4月3日
差估署楼价指数再度升穿历史新高,2月数据报312.8点,按月升1.1%,较1月时的升幅0.68%再扩大,并连续11个月上升,累升15.3%。以一个600万元的单位计,不足一年就贵了91.8万元,光是升值的这部分楼价已相当香港家庭月入中位数2.5万元的36.72倍。即是说,阁下若不幸迟了11个月买楼,全家就要不吃不喝3年才能补足差价。

港人负债加剧 零售转差

楼价越来越癫,带来不止是「上车难」的问题,港人的供楼负担其实亦同样爆灯,成为一个金融风险。金管局最新《半年报》就提到市民的供楼负担能力,指出楼价与收入比率於去年第四季上升至15.9的新高,高於1997年14.6的高峰值;收入杠杆比率亦攀升至72%,远高於约50%的长期平均值;家庭债务的增长於去年下半年加快至4.3%,当中住宅按揭贷款增长加快至3.1%,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也由去年第2季的65.8%升至第4季的67.2%,创出新高。

家庭负债增加,对经济的坏影响可能已经显现。本来,近月股市与楼市向好所产生的财富增值效应,应会刺激零售业,但从本港最新零售数字来看,首两月零售总销货值下跌3.2%,珠宝首饰、钟表等奢侈品零售货值下跌1.2%是意料中事,但超级市场货品零售货值竟下跌3.5%就令人意外。过去大半年,楼价重拾升轨,新盘成交却接近1,000亿元,可谓吸尽中产家庭购买力,供楼负担吃力,加上利率趋升及环球经济不明朗,可能要节衣缩食。从另一方面看,超市零售货值下跌,反映股楼向好,基层也没有丝毫得益,本地经济已出现问题。

上车须父干 大手客斗抢

同时值得注意是,近年市民的转按金额大升,反映的情况可能是,供完了楼的父母,加按套现单位作为子女作置业的首期,「上车靠父干」情况更加趋烈,而近月发展到每10宗按揭就有近3宗属转按的夸张地步。有统计显示,由2011年至2015年,转按金额介乎303亿元至567亿元,占总体按揭贷款16%至22%。但到去年,转按金额剧增至742亿元新高,尤其是11月及12月,单月转按金额达99亿及91亿元新高,整体全年转按金额按年增三成,占比更增至三成水平。今年首两个月转按金额皆接近80亿元,占比攀至28%,转按宗数占比更达到33%水平。

近期新盘又见投资者大手扫货,有人更是一买15伙,部分人更使用亲属作为「首置客」,以避交15%的双倍印花辣税。大手客成交复炽,亦变相减少市场对实际小用家的供应,令新增供应无法落到真正用家手上,供不应求进一步加剧,扯高一二手楼价,刺激楼价指数续创新高。

在觅地难、供应未大规模到位前,要勒住楼价这匹疯癫野马,常规方法似乎技穷,市场近日多了人讨论「特效药」招数。知名地产分析员张一鸣昨日就在facebook上,开出「楼市十大『特效狂药』」(见表),其中包括「买家特别印花税提升至楼价一倍或更高、港人50%非自住卖楼利得税」等等。笔者愚见,这些措施确实可以随时一招即可打残楼市,但如同「限价令」一样,政府采纳的机会极低。

新政府不得不拆「大炸弹」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家庭负债新高,父母加按自己层楼帮子女买楼、市民要节衣缩食供楼,上述情况令人不难预见,楼市万一急挫将可能带来的灾难性的场景。可以说,楼价将是林郑月娥新政府要着手拆除的大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