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廿万人逼劏房 社联倡增建公屋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3884
地产新闻
逾廿万人逼劏房 社联倡增建公屋
(文汇报) 2018年10月10日
对於无能力自置物业的基层人士而言,如他们仍未成功轮候公屋,或因入息仅仅超标而未能申请入住资助房屋,往往只能支付昂贵租金租住劏房。根据统计处於今年初公布的调查显示,2016年全港约有92,700个分间楼宇(劏房)单位,劏房居民近21万,单位及居民数目分别较统计处於2015年进行的调查增加4.3%及5%。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表示,去年施政报告公布的5个过渡性房屋选项当中,透过工厦改装至今未有详情,期望施政报告有所公布。他并指出,特区政府应全力增建公屋,以纾缓基层住屋问题。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聂晓辉)

统计处於今年初公布的《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主题性报告:居於分间楼宇单位人士》显示,全港约有9.27万个劏房,平均一个单位分间成3.4个劏房,分租予9.18万户共20.9万人,平均每户2.3人蜗居。56.9%劏房位於九龙、23.6%位於新界、19.5%位於香港岛。

若以区议会分区计算,油尖旺区劏房数目最多,达21,500个、其次为深水埗区(15,400个)及九龙城区(9,000个)。若按年龄组别分析,39.4%劏房居民年龄介乎25岁至44岁,28.4%为25岁以下。

近七成人均面积5.3平米

调查显示,66.9%的居所楼面面积为7平方米至少於13平方米,中位数为10平方米。人均居所楼面面积中位数为5.3平方米,低於全港家庭住户的数字(15平方米),也低於公屋标准(7平方米)。居於分间楼宇单位的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为13,500元,低於全港家庭住户的25,000元。撇除免租的住户,有8.89万个居於劏房的住户要交租,他们每月缴付的租金中位数为4,500元,远高於全港家庭住户租金中位数的2,180元。

半数租金占开支44.4%

香港社会服务联会於去年公布的一项研究亦指出,在分析统计处於2009/10及2014/15年度进行的《住户开支统计调查》数据后发现,非综援住户当中,开支最低50%住户每月平均用於房屋的开支,5年间由5,397元急升至7,608元,占整体开支比率亦由42.1%升至44.4%,当中又以一人及二人住户最为吃力,他们於2014/15年度的每月平均房屋开支分别为4,951元及7,525元,均占整体开支比率逾半。

比起开支最低50%的公屋住户而言,整体每月平均用於房屋的开支仅1,568元,占总开支13.2%,公屋作用明显。

社联业务总监黄健伟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香港租金贵、地方细、居住环境恶劣的情况并无改善,公屋平均轮候时间更已增至5.3年,「基层住屋开支愈来愈高,单是安置该9.8万个劏房户已属很大工程,还未计算那些露宿者及『麦难民』。其实住屋问题是一环扣一环,只要有更多出租公屋单位,私人市场需求自然减少,变相令劏房单位供应量增加,有望令租金降低。」

他指出,现届政府推行以置业为主导的房屋政策,惟社联从政府订定长远房屋策略以来便指出,最能帮助基层的终究是增建公屋及居屋,「当然绿置居等都是一个选项,但最基本仍是肃清轮候公屋的队伍,故应全力增建公屋;短期则着力透过多管齐下方式推行过渡性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