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湾残破不堪 街坊步步惊心
本港旧楼林立,市区更新进度缓慢,惹来更多旧楼失修、虫鼠孳生等安全及衞生问题。市建局去年11月开展荃湾地区规划研究,为该区制订宏观和具前瞻性的市区更新大纲蓝图,惟本报记者近期巡视荃湾研究的相关区域,却发现不少旧楼出现石屎剥落,天台与后巷垃圾堆积,而杨屋道街市附近衞生环境恶劣,猪内脏及食物残渣散落四周,入黑后吸引多只老鼠出没觅食。地区人士及当区劏房户均冀盼当局加快重建步伐,改善存在已久的衞生及旧楼安全隐患。
荃湾地区规划研究分为「核心区域」及「机遇区域」两部分。前者范围涉及大约79公顷,涵盖荃湾市中心一带旧区,东至德士古道、南至杨屋道、西至大涌道,以及北至西楼角路;后者范围涵盖荃湾东工厂区、荃湾海滨长廊,荃景围和柴湾角工业区一带。
天台及后巷堆满垃圾
本报记者早前连同荃湾区议员葛兆源,到相关区域视察。一行人来到川龙街及沙咀道一带唐楼巡视,其中一幢旧楼无论外墙及梯间都有石屎剥落情况,其中有后楼梯墙壁的批荡脱落面积约1米乘1米,见到红砖内墙,而天花剥落情况亦严重,钢筋外露;也有旧楼天台成为一个垃圾站,有人将床褥及行李箱等大型物件弃於天台,日晒雨淋后有床褥表面被绿色霉菌覆盖,也有多个胶桶载满雨水,孳生蚊虫,衞生情况堪忧。
区内人流畅旺的杨屋道街市,外围摆满装有猪只内脏的胶篮,部分猪肉碎屑散落附近街道及渠口。入黑后,在近街市入口的扶手电梯附近,有人摆放多架手推车,车上放着大型胶桶,怀疑桶内有食物残渣,多只体形硕大的老鼠出没,在手推车与胶桶之间爬来爬去,有老鼠爬进胶桶内觅食,令该位置宛如老鼠游乐场。
葛兆源指,荃湾是一个新市镇,同时也是一个60多年的旧区,去年施政报告已提出,在杨屋道一带地段有一个重建规划,惟时至今日亦未见有实质决定或推动。荃湾旧区的旧楼管理、环境衞生甚至街道渠务问题都非常严重,早前亦与市建局见面,向局方提供多个改善方向,盼政府尽快做一些措施改善。至於杨屋道街市鼠患问题,亦已约见食环署跟进,署方已填补鼠洞及放置鼠饵,同时要求提升灭鼠成效,如引用比传统方式更有效的灭鼠器等。
当局指正进行前期准备
市建局发言人指,顾问团队已於今年5月开展第一阶段的基线研究及问卷调查,目前正就收集到的意见作整理及分析。荃湾研究包括「发展容量及基建检讨研究」及「多层行人网络研究」,现正进行两个专题研究的基线分析。团队正为第二阶段的研究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检视在荃湾区进行规划重整所面对的问题、机遇与限制,并寻找具市区更新潜力的地区。团队亦会於此阶段向不同群组收集意见,例如地区组织、专业人士及社福机构等,了解各持份者对荃湾市区更新的机遇及挑战的看法。随后,团队将制订规划设计大纲及市区更新蓝图,并进行相关技术评估,以制订最后报告及市区更新行动计划,期间会适时向区议会汇报研究进度。记者林建平、梁愚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