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恶劣居所楼宇危险 逾半受访者盼优先重建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200
地产新闻
深水埗恶劣居所楼宇危险 逾半受访者盼优先重建
(东方) 2023年9月25日
近期石屎剥落事故不断,当中不少事发地点位於深水埗。市建局今年2月宣布展开「深水埗地区规划研究」,评估该区重新规划土地用途的潜力,范围涉及约1,800幢私人楼宇。深水埗截至2021年有高逾4.4万名劏房租客,数目属全港第二。香港社区组织协会於今年7月至9月期间,访问303名租住深水埗床位、板间房、劏房等恶劣居所住客。结果发现,有75%受访者感到深水埗楼宇危险,近50%人不满或非常不满政府抽检大厦的表现。过半受访者期望优先重建深水埗,61%首选安置,当中68%受访者希望编配公屋。【本报讯】

调查发现,有51%受访者期望优先采用「重建」,以回应深水埗状况,而非重建模式亦有近50%,反映基层对地区发展的策略未有明显分野。市建局公布深水埗研究至今逾半年,高达99%受访者不知状况或仅略知一二,83%人不清楚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受访者最关心的重建议题是「安置及赔偿方案」及「重建时间表、进度及流程」。

不满政府抽检大厦表现

深水埗研究锁定的界线内,约1,200幢大厦的楼龄为50年或以上,占整体的逾70%。调查发现,超过87%的基层租客指居所大厦有结构、安全、消防等问题,包括墙身渗水或漏水、电线外露或凌乱、石灰或石屎剥落。有75%受访者感到深水埗的楼宇危险,近50%人不满或非常不满政府抽检大厦的表现。

当深水埗重建势在必行的话,有61%受访者首选安置,领先於特惠津贴的11%。安置居所类型中,有68%受访者希望编配公屋。按惯例,市建局会在公布重建项目后3日内,进行人口冻结,并会进行非常严谨的资格核实程序。如受重建影响的居民无法提供合适的住址证明,或会被褫夺合理安置或特惠津贴的权利。然而,调查中有44%受访者没有租约证明,甚或租约已经失效。有近两成的受访者因「唐楼难收信,而使用其他通讯地址」等而没有任何住址证明。社协指拨乱反正需时,部分无良业主依然有法不依,没有提供合规格的租约及租单,如将后果转嫁至受重建影响的无辜租客身上,有欠公允。

就深水埗重建及整个社区规划事宜,社协提出10个建议,包括市建局重新引入谘询平台,邀请若干名的地区基层组织代表加入,全程参与规划过程,包括前期研究的问卷设计、规划方向等,确保基层声音能有效地表达至更高的决策层;促政府采取釜底抽薪的态度,尽快成立跨部门的专责小组,统筹旧楼检验事宜,并於一年内完成巡查所有高危楼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