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区重建局行政总监韦志成昨日发表网志,表示不少旧楼业主对维修工程存在不少迷思和误解,并关注工程费用会否过高,而巿建局的「招标妥」为业主提供楼宇维修专业意见、技术支援及工程报价参考等服务。另外局方的「楼宇复修平台」也委聘建筑及法律专业顾问,制作多套适用於法团招标聘请工程顾问和承办商进行公用部分维修工程的合约参考文件,并加强业主对工程各项内容的认知,该平台正进行分阶段升级,加强维修工程相关资讯的发放及对业主的支援,减低业主对「天价」维修工程的疑虑。
韦志成指出,不少对维修工程有争议的个案,多出现於楼龄达30年、业主接到强制验楼命令后才首次全面性维修的楼宇。由於有关楼宇长时间没有维修保养,外墙、柱梁和天面,以至排水系统、消防设备和电力装置等公共设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和损坏,故工程范围较广,修葺规模较大,费用自然较高。对鲜有接触维修工程的业主来说,或认为费用过高,甚至以「天价」形容,导致对工程报价产生疑虑。
他表示,「招标妥」服务有独立专业人士为业主提供专业意见和技术支援,协助审阅工程顾问的楼宇勘察报告、制订工程范围和招标文件,并为维修项目提供工程费用估算作参考,以及就工程顾问拟备的标书分析报告给予意见,助业主拣选合适承办商。「招标妥」亦提供电子招标平台,让合资格承办商提出「市价」的工程价格而入标竞投,有助工程达至「正价施工」。
不过,他强调「招标妥」服务提供的独立报价,不应被视作为工程「最低价」,因真正入标的工程承办商除考虑标书列明的工程具体范畴,亦要考虑维修物料价格波动、前线工友人手预算及相关薪酬支出等,作出不同的入标价。有别於「最低价」,业主应将有关独立报价视作「基准」价格,以便对部分偏离独立估算较大的投标价,向相关入标承办商详细查询报价理据,从而作出判断。
「楼宇复修平台」升级增资讯
此外,该局的「楼宇复修平台」亦正进行分阶段升级,包括优化多套适用於招标聘请工程顾问和承办商的参考文件,并推出「强化版」工程费用资讯中心,由现时只涵盖25个常用工程项目种类的一般性单价资讯,进一步在同一种类内细分不同施工方案、不同用料单价资料,提升楼宇复修工程价格数据的全面性和参考度。 ◆香港文汇报记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