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屋百科

公营房屋政策急转弯

公营房屋政策亦由於政府面对市场发展及民意的趋向,从停建到复建。

停建居屋

2002年,基於楼市低迷,当时的房屋及规划地政局局长孙明扬宣布推出一系列的救市措施,市场称之为「孙九招」,其中几项是针对公营房屋:

・结束居屋计划
・结束混合发展、私人参建居屋及房协资助自置居所计划
・终止出售公屋计划

房委会由2003年起无限期停建及停售居屋,租置计划则於推出第六期乙之后结束,而置贷计划亦已於2004年停止。当时仍在兴建的居屋屋苑,一部分转为公屋(如海丽邨),私人参建居屋则售予合作的发展商(如红湾半岛),混合式发展居屋由发展商补地价当作私楼出售(如深湾轩),其余的居屋则由2007年起以剩余居屋单位出售。房协的夹屋由房协补地价以市值价格出售(如怡心园),属下的自置居所计划於2002年经已截止。

2010年,政府进行资助市民置业的公众谘询,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都希望复建居屋。为回应市民的诉求,政府於同年透过房协推出「置安心」计划,以市价租予中等收入市民,租户可获租住期间所缴纳净租金之一半作为资助,以市价购入他们承租的单位或计划下的其他单位,亦可以选择购买私人市场上的单位。首个项目位於青衣青绿街,提供1,000个单位,最快在2014年入伙。

复建居屋、全售置安心、重售公屋

2011年当时的特首曾荫权在施政报告宣布复建「新居屋」,由2016至2017年起的四年,提供逾1.7万个单位,每年约2,500至6,500个单位,首年度可先提供2,500个单位。若将来土地供应增加,当局会以每年平均5,000个单位为规划目标。

2012年新任特首梁振英提出白表人士免补地价购买二手居屋,2013年起每年有5,000个配额供白表人士,成功申请者将获发证明书,可於六个月限期内在居屋二手市场免补地价购买居屋。计划目的在2016年新居屋出炉前,帮助市民上车。首批5,000个名额於2012年1月接受申请,5月公布中签名单。当中一半(2,500个)中签者会即时获发批准信,可以於市场上免补地价买入二手居屋、出售公屋和房协住宅计画的单位;另一半中签者要到后年一月才获发批准信,购买限期为一年。计划实施两年禁售期,买入单位后两年内,除非补地价,否则不可转售。

2012年8月政府宣布将已动工的第一个「置安心」位於青衣青绿街项目的1,000个单位,连同其余未落实的另外4,000个单位,全数转租为售。同时,将研究一个较长远并且持续可行的、新的置业安居计划,以协助「置安心」原定的目标群组人士置业安居,并且会谘询社会。

此外,政府亦研究重售公屋,运输及房屋局正构思重启长远房屋策略的检讨工作,评估未来的房屋需求量及公私营房屋数量,同时积极研究重新推出「出售公屋」计划,以增加公屋的流转及改善公屋资源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