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策五年】劏房戶久候 長命鬥長策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635
地產新聞
【長策五年】劏房戶久候 長命鬥長策
(文匯報) 2019年12月24日
父女申公屋6年等到無晒希望 「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

港人住得貴、細、擠迫已是公認的事實,為扭轉房屋供求嚴重失衡的困局,政府於5年前的上周,公佈長遠房屋策略(長策),訂出未來10年(即2015年至2025年)興建47萬伙住宅單位的目標,其中28萬為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報告當時直認首5年不大可能達標,第二個5年才有望落實。

本月正式開展長策第二個5年,政府上周亦公佈最新一份長策報告,但回顧過去5年,港人的居住環境有沒改善?長策目標又是否即將實現?香港文匯報記者請來撰寫該報告的前長策會主席、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前長策會成員兼前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以及劏房戶、公屋輪候者探討本港的居住問題,論盡長策成與敗。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廣盛

本港公屋輪候時間猶如脫韁的野馬不斷飆升,至今年9月底公屋申請者平均要苦等5.4年才能上樓,遠超3年上樓承諾。輪候公屋期間,不少申請人被迫居於劏房,甚至「棺材房」,他們都表示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惟3年又近3年,他們由滿心期待等到失望。

香港文匯報記者早前與社協訪察幾家劏房戶,當時正值寒流殺到,社協籌集棉被和厚褸向劏房戶送暖。其中一個位於銅鑼灣唐樓的單位被業主一劏七,李先生及其唸小學的女兒住其中一個僅30多平方呎的房裡已有10年,單位放置一張碌架床和一張書桌後,空間所餘無幾;全屋7戶人共用廁所和廚房。

七戶共用廁所 阿女唔敢沖涼

李氏父女6年前申請公屋,至今仍未有聲氣,李先生不禁問:「政府係咪專登?我今年67歲,等多幾年都可能唔喺度,到時佢就唔使安排我上樓啦,慳返間公屋。」回首5年前,他從電視新聞中知悉長策計劃,一度以為政府會「起多啲樓」,父女倆快將脫離劏房:「我同阿囡講我哋好快換大屋,點知一講就5年,由滿心期待到無晒希望。」

不過,他慶幸這10個年頭裡,業主一直未有加租、維持3,000元月租:「靠政府不如祈求有個良心業主。」李先生直言已習慣蝸居在劏房裡,但卻苦了女兒:「咁細嘅地方點夠小朋友活動?佢愈大,愈發現佢好似比其他小朋友矮小,我都內疚係咪我害到佢!」而且女兒漸懂事,對公用廁所感到不安和尷尬:「佢兩三日先沖一次涼,冬天還好,夏天佢都係咁,我只有盡量叫佢沖,但佢好多時唔聽,(唔沖涼)好多細菌㗎,好易搞到病!」

離開李先生的家,記者又隨社協到北角訪察「棺材房」。所謂的「棺材房」就是上世紀50年代籠屋的「進化版」,將籠屋門由鐵絲網換成鐵門,但房租卻較籠屋貴不少,一個「棺材房」月租高達2,500元,過往聯合國曾公開批評這等居住環境是侮辱人的尊嚴。

夫婦排公屋 太太等到死

記者甫入單位,眼前是近30個「棺材房」及一個共用廚廁。70歲的陳伯是住戶之一,已放棄申請公屋,他語帶黑色幽默道:「我同太太排(公屋),排到佢死都未得,我諗自己都係喺呢個『棺材房』度餘生。」他對居住環境未有太多怨言:「尚算乾淨,只係有啲木蝨!」惟提起租金就一臉愁容,他靠領取3,375元綜援維生,雖然另有1,800多元租金津貼,但不足以交租,「(自行補貼租金後)每月剩2,000幾蚊,好多時一日只食一餐。」

屈居「棺材房」 睇化度餘生

回顧過去5年,陳伯坦言愈住愈差,早年太太在世時,兩人綜援租金津貼達3,795元,可以租一個近百呎劏房,曾申請公屋,惟太太去年離世,陳伯成孤家寡人「看破了」:「我都唔知幾時會走,有得住就得。」他直言,若「棺材房」再加租,或選擇露宿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