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多項政策難增短期供應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2391
地產新聞
特稿:多項政策難增短期供應
(文匯報) 2019年9月30日
香港市民對高樓價的不滿,讓社會積聚強大怨氣。政府深明怨氣不解,施政難彰,多年來提出多項政策紓解,減輕發展商對市場的一股霸氣,但無助短期大增供應。去年公佈的「娥六招」(六大房屋措施),包括改善樓花銷售,防止唧牙膏式賣樓,以及徵收一手空置稅等。前者內容為發展商每次推售住宅數目不能少於「預售樓花同意書」所涵蓋的單位總數20%,而後者為一手住宅單位獲發入伙紙滿12個月,逾半年空置需交應課差餉租值的兩倍。

地建會定三自律措施應對

然而,政府的樓市政策卻未能完全達到目的,有云「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發展商即謀對策,以招標形式賣樓,逃避每次推售數量不得少於兩成單位的規定,後來更迫得政府開腔「正視」。地產建設商會隨即定立三條自律措施,當中包括「非豪宅」首批兩成單位需以價單形式公開發售,希望業界跟隨商會指引,有成員亦暗示不希望政府「出招」。

地建會建議豪宅盤豁免招標限制,但豪宅定義甚為模糊,並衍生出豪宅定義爭議。地建會亦主動出招,議決如下:獨立屋、洋房及特色戶(即複式單位、頂層連天台單位、低層連平台、庭園或花園之單位)可以招標方式出售;以及實用面積小於1,076方呎的分層單位,不可以招標方式出售。執委會主席梁志堅早前表示,統一的計算方式,可方便發展商作跟隨,並認為「自動自覺,好過政府出招」。 雖然地建會主動劃線,在其補充說明中,卻有一句「第4點即實用面積的設定,執委會認同可因應市況變動而作出相應調整」,有搬龍門之嫌,而且違反指引也沒有後果,對發展商的約束作用成疑。

大孖沙紛出招冀減低影響

豪宅定義在4月-5月「劃線」後,其爭議已告一段落,而緊接而來的一手空置稅剛剛刊憲。自「娥六招」公佈至今,一手住宅買賣合約登記已近16,000伙,顯示地產商加快散貨。而近期新盤推出「先住後付」計劃,甚至設立長達4年超長成交期,乃至上半年累積私宅動工量挫至近9年新低,均顯示出「大孖沙們」對空置稅見招拆招。

有市場人士認為,空置稅的「一刀切」是否恰當、以至空置單位的定義,尚有很多討論空間,如政府實行「一刀切」徵稅,或引起爭議,甚至是地產商與政府相互「拆招」,例如發展商採取消極做法,拖慢興建進度,或導致私宅供應出現斷層,間接推高樓價,與初衷背馳,如此下去,空置稅便很可能令政府及發展商陷入僵持局面。

■香港文匯報記者 黎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