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製首置」兩年新高 逼政府出招 上月「甩名」502宗 不乏多重內部轉讓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729
地產新聞
「自製首置」兩年新高 逼政府出招 上月「甩名」502宗 不乏多重內部轉讓
(文匯報) 2019年6月11日
最近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留意到部分買家藉自製首置身份入市,令市場推測政府或就此出招。究竟買家藉「甩名」自製首置身份入市有多嚴重?有代理將買賣雙方最少有一個姓名相同,列為內部轉讓個案計算,發現5月份當市場二手註冊宗數按月微跌時,但內部轉讓宗數個案卻錄得502宗,創近兩年新高。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Q房網香港數據研究中心根據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4月及5月份的二手住宅註冊量均錄得逾5,000宗,為6年半以來再次出現,而當中5月份的註冊量為5,336宗,按月微跌1.2%。但在成交量下跌的同時,內部轉讓個案卻逆市上升,顯示市場上透過「甩名」變身「首置」人士有上升趨勢,或者會成為政府日後出招的理據。

「甩名」變身「首置客」入市

Q房網將買賣雙方最少有一個姓名相同,列為內部轉讓個案計算,5月份錄得502宗內轉成交,連升3個月,按月再升3.29%,創2017年7月以來的新高。而內部轉讓佔整體二手成交的比率終止三個月跌勢,由4月份的8.6%升至9.3%。事實上,若去除該類成交及收購重建宗數,5月份二手市場交投按月有較明顯的跌幅。

而當中仍不乏多重內部轉讓個案,有豪宅業主,將兩個豪宅單位作內部轉讓,涉及成交價高達6,300萬元,估計有關豪宅業主,於上月「甩名」後,有機會於稍後能再以「首置」身份入市。

金額方面,5月份二手註冊涉及總金額逾462億元,按月升超過26億元,升幅6%。二手市場持續暢旺,平均成交價亦連升4個月,由平均每宗約807.38萬升至約866.23萬,升幅9.9%,屬於量跌價升。

但值得留意的是,內部轉讓比率增加,計算上拖低整體二手成交價。Q房網統計,去除一次購入多個單位的成交,5月份非內部轉讓平均成交為940.1萬元,而內部轉讓平均價較低,僅為779.2萬元,僅是非內部轉讓的82.9%。換另一個角度,若只計算非內部轉讓成交,其實5月份平均價由845.5萬元升至940.1萬元,按月急升11.2%。

非首置辣稅一律交15%

業內人士指,由於首置身份買樓與非首置之間,所繳交的稅項差距極大,首置所交從價印花稅由100元至4.25%,而非首置則一律15%,亦因此不少「有樓人士」都選擇「甩名」再入市。而5月份的成交宗數主要反映4月份,當時中美貿易戰未惡化,市場對後市仍然樂觀,不少「有樓人士」都想趁機會增購物業,市場內部轉讓自然更加活躍。

Q房網香港董事總經理陳坤興表示,業主內部轉讓逆市上升,反映當時投資情緒高漲,業主看好後市做內部轉讓;但隨着中美貿易摩擦加劇,股市出現明顯調整,甚至有個別大型銀行開始下調住宅物業估價,業主對後市取態可能轉趨謹慎,相信本月二手註冊量會有較明顯的回落,但應該會有4,000宗以上。

議員建議須「過冷河」5年

資料顯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近日表示,政府已留意到部分買家藉自製首置身份入市。市場推測,政府或可能就此出招。立法會議員謝偉銓早前指,透過「甩名」自製首置身份雖然不犯法,但變相助長有經濟實力的買家透過不斷「甩名」再入市,以避交辣稅,建議政府首先須明確界定「首置客」的定義,同時限制業主「甩名」後5年內不可以首置身份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