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北都区】发展北都区 三问题待破解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1779
地产新闻
【走进北都区】发展北都区 三问题待破解
(文汇报) 2021年10月18日
刘国勋实地考察 指基建配套不足

香港特首本月初发表的新一份施政报告提出将新界北部打造成可容纳250万居民,并提供65万个就业职位的宜居宜业宜游「北部都会区」。在施政报告公布有关举措前,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刘国勋已率先提出将该区发展成香港新中心以促进港深融合,刘国勋昨日率领传媒到「北部都会区」发展计划所涉范围实地考察,并指发展「北部都会区」必须先解决基建配套不足、厌恶性设施去留等区内居民极关注问题,同时亦需妥善处理收地所带来的居民安置问题,建议特区政府加快兴建规划中的北环线支线、改善新界北的道路网,以及以免资产审查方式向被收地居民分派公屋以加快收地进度等,为发展计划打好良好根基。他并透露,自己将成立「北部发展联盟」,向公众宣传发展计划及协助居民向政府反映并提出意见。 ●香港文汇报记者 黄恒诺

【破解一】交通基建宜先行 提速建北环支线

「北部都会区」所涉范围除天水围、元朗,及粉岭/上水等已发展成熟的新市镇外,亦包括古洞北/粉岭北、洪水桥/厦村及新田落马洲等6个处於不同规划阶段的新发展区,施政报告提出在区内兴建5条新铁路,除了串连整个「北部都会区」外,亦会接驳现有的东铁线及屯马线方便市民往返现有的「维港都会区」及接通内地。刘国勋认为,「基建先行」对新发展区极为重要,希望政府在发展「北部都会区」其他仍处於较早期规划地区时可汲取有关教训,包括可加快兴建规划中的北环线支线。他并指出,新界北的道路网亦急需改善,期望可扩阔道路。

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於今年中决定为屯马线增设洪水桥站,但附近几年前已有洪福邨入伙。刘国勋昨日指出,洪福邨的公屋只有约20层高,比一般公屋矮,批评政府虽早在1999年兴建西铁时已预留用地,却未有及早兴建洪水桥站,令该区因为交通配套不足而只能作低密度发展,亦反映「基建先行」对新发展区极为重要。

北环线支线会经落马洲河套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接入深圳新皇岗口岸。刘国勋指出,香港的河套区用地只有小部分地方完成平整,整块用地基本上没有任何建筑及地下设施,如现阶段便开始规划铁路,可减少工程的限制,认为政府毋须待北环线主线於2034年落成后始开展有关工作。他续说,新界西的轻铁令元朗及屯门的发展受限制,并指「北部都会区」未来会有大量人口,担心如果北环线的延伸部分以轻铁作运输的话,并不足以应付日后乘客需求,建议政府在地底兴建重铁。

道路网急需改善

除了发展铁路外,他同时强调,区内的道路网亦急需改善。他举例指出,新被纳入发展计划的马草垄虽然预计会成为港深创科园和古洞北新发展区的连接交汇点,并提供1.2万至1.35万个住宅单位,但该处现时只得一条双向行车的窄路,期望政府尽快改善。

【破解二】倡停扩建堆填区 边境口岸作商贸

香港过往的发展一直集中在维港两岸,地处边境的新界北设置了不少厌恶性设施,惟深圳近数十年急速发展,为新界北带来发展机遇,打鼓岭乡事委员会主席陈月明希望特区政府可逐步关闭区内的堆填区等厌恶性设施。其中,莲塘/香园围口岸於去年正式启用,现阶段虽因疫情下的控关措施而只供货车使用,但日后两地恢复正常通关后,将成为香港第一个可以步行前往的关口,而该处日后亦会设有北环线车站,人流预料会大幅增加。陈月明提出,香园围未来定位应该作为商贸区,与深圳合作发展口岸经济。

不过,香园围附近现时设有新界东北堆填区,陈月明指堆填区不时传出恶臭,担心情况会影响该区未来发展,希望特区政府研究重新引入焚化炉处理垃圾,「发展规划需时,我们不是要求政府立即关闭堆填区,但最少不再扩建,并在完成发展时随着堆填区爆满而关闭,改划为康乐及休憩用地。」

除了堆填区外,特区政府亦有计划将上水屠房搬迁到香园围附近,陈月明批评有关计划浪费了宝贵的边境用地,希望政府可以重新考虑,将屠房设在距离口岸较远位置。

另外,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虽表示会大幅缩减早前引起深圳居民强烈反对的沙岭超级殡葬城规模,但刘国勋期望特区政府可将有关设施改设於粉岭何家园。

他指出,该处除了因交通不方便和距离区内其他住宅区较远难作大规模发展外,亦邻近本身已设有坟场的和合石,认为其方案可腾出沙岭用地发展大学城或作医疗用途。

【破解三】收地安置要做好 分派公屋可提速

新界北部发展程度虽然较低,但亦居住了不少人,发展「北部都会区」前要先处理收地所带来的居民安置问题。刘国勋建议政府以免资产审查方式向被收地居民分派公屋,以加快收地进度,令发展计划更顺畅。昨日的考察团其中一站为房协一个位於洪水桥的未动工安置屋邨地盘,刘国勋指出,该邨的第一期亦要至2024年才可落成,最后一期的落成时间更预料为2029年至2030年,他直言欠缺地方安置受影响居民会影响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的收地进度。

刘国勋指出,政府在古洞北收地时虽然曾以「特事特办」方式安排没有物业的受影响居民免入息审查迁到区内新建成的「宝石湖邨」,但在洪水桥/厦村新发展区收地时却以相同做法存在「打尖」情况,会对其他公屋轮候人士造成不公为由,拒绝采用同一安置方式。

刘国勋直言不认同政府官员的解释,「只是拨出几百个单位,即可换来(可兴建)整体数万个公营房屋单位。」他质疑政府希望收地发展的同时,却因为没有地方安置居民而令计划有所延误,「这明显反映政府不同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

他重申,政府有需要改组政策局,将土地及房屋工作交由同一政策局统一处理,并指如能理顺有关问题,收地工作可加快四五年。

另外,刘国勋亦提出参考内地改造旧城区的方式,将「丁屋」改造成「丁厦」,让原居民受惠於区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