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会人人有富妈妈 青年置业难过登天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3589
地产新闻
岂会人人有富妈妈 青年置业难过登天
(文汇报) 2021年5月10日
有好妈妈於母亲节付首期买楼送畀两女儿,成为城中热话。上述故事的两位主角的确是幸运儿,香港大部分年轻人都没有两位小妹妹这么幸福。香港楼价长期高企,年轻人难置业人所皆知,不少情人因而推迟结婚计划,或者婚后继续分开居住。立法会秘书处早前发表的一份报告,其中就提及35岁以下的年轻人的置业比率,由1997年时占22.1%,到2019年急速萎缩至7.6%;港人首次置业的平均年龄,到2019年已推迟至44岁。

首置平均年龄已推迟至44岁

根据立法会秘书处《自置居所对香港社会经济的影响》报告,显示本港近十多年的自置居所比率每况愈下,楼价在2004至2019年期间急升近4倍,自置居所比率亦由54%回落至51%,远低於全球其他发达城市普遍60%的水平,以台湾及新加坡为例,相关比率更高达85%及90%。

由於楼价升幅远超同期工资升幅,年轻人愈来愈难上车。报告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士於1997年成为自置业主的机会较高,当时有多达19.81万名这类年轻户主,占自置户主总数的22.1%;不过,在置业负担能力不断恶化下,相关数字到了2019年已大幅缩减至仅9.82万人及7.6%。根据调查,首次置业人士的平均年龄,於2019年已推迟至44岁。

十年新增住户 75%租楼

而与之对应的是,上车难令近年全港租户大幅增长。在1997年至2008年期间,全港住户增加35.41万户,当中自置居所有33.67万户(包括私楼及公营房屋),占新增住户比率高达95%。然而去到2009年至2019年,有关比率近乎「倒转」,新增的33.5万户中,自置居所跌至8.02万户或24%,租户比率则大增至25万户或75%。而25万个租户中,更有约9.27万户居住在环境较差的劏房内,情况令人关注。

引发无望感 成社会不稳因素

本港坚尼系数於2016年扩阔至0.539,居於全球最高之列。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本地富裕人士(净值超过1,000万港元)的资产中,多达五分之四是以物业形式持有,而过去10多年,私楼的净增量大多由投资者持有,并放租予租户。「有楼」与「无楼」人士正不断扩大财富差距,虽然普通租户也可努力储蓄置业,但单凭工资较难与其他买家竞争。置业困难令年轻世代弥漫负面情绪,极高昂的物业价格引发的「无望感」,是近年社会不稳的其中一个潜在因素。 ● 记者 岑健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