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拨资源建过渡房屋 将好事做足

新闻资讯 > 地产新闻 返回
浏览人次 : 4900
地产新闻
增拨资源建过渡房屋 将好事做足
(文汇报) 2019年4月23日
公屋轮候时间愈来愈长,过渡性房屋成为帮助轮候人士解燃眉之急的方案。政府在《财政预算案》提出拨款20亿元支援非政府机构兴建过渡性房屋,改善基层巿民的居住环境,对居住劏房的公屋轮候者是一大福音。但接连推出的过渡性房屋项目都仅有一二百甚至几十个单位,可谓杯水车薪。市民希望政府能尽量增拨土地资源和更主动地支持过渡性房屋建设,让更多基层家庭受惠。

所谓过渡性房屋是为居住环境恶劣的轮候公屋人士提供的短期房屋。《政府新闻网》昨日以文字和影片方式於社交网站报道过渡性房屋项目的推行成效,认为这些房屋不仅为有迫切住屋需要人士提供租金相宜的过渡性住房,还推动住客共建邻里关系,培养年轻人对社群的归属感。事实上香港过去都有同类的房屋,称为「临时房屋」,上世纪80年代香港公屋数量不足,政府就兴建临屋让轮候公屋的市民暂住,高峰期一年建了17,000多个临屋单位。

为了加大过渡性房屋供应,特首林郑月娥去年在施政报告中提及容许将工厦改建为过渡性房屋,而运房局亦成立专责小组处理过渡性房屋安排。政府日前更宣布简化非政府机构申请发展过渡性房屋的行政措施,只要项目获运输及房屋局支持,而且与政府签订营运协议书,可获1元象徵式租金批短期租约,修订地契时亦可获免收取豁免书费用。此举既可让非政府机构省却金钱,亦令行政程序得以简化,获各界好评。

但即使如此,现时已经公布的过渡性房屋项目,数量仍然十分有限,对纾缓住屋困难作用不大。例如九龙乐善堂计划将位於九龙城的乐善堂小学校舍改建成过渡性社会房屋,预料提供50个单位;社联现正进行的深水埗南昌街及钦州街组合屋项目,提供约300个单位;荃湾海盛路天桥底项目会提供超过80个单位。如此多则一二百、少则几十的过渡性住房项目,相比近30万的公屋轮候数字,实在是杯水车薪。尽管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已在《财政预算案》提出预留20亿元成立基金,由运房局辖下「过渡性房屋专责小组」统筹,支援非政府机构兴建约4,000个单位的过渡房屋,团体及立法会议员仍然批评数量太少。

去年底进行的「过渡性房屋意见调查报告」,逾9成人认为现有过渡房屋未能减轻住屋压力,8成受访者认为应由政府出资兴建过渡房屋。社会主流意见认为,政府部门须增加资源投入,甚至应主动出手建设过渡性住房,才能在短时间内增加单位供应数量。首先是要设法释出更多政府用地作过渡性房屋用途,例如目前全港共有183幅空置校舍用地,可考虑改建作过渡性房屋。其次是要放宽限制,特首林郑月娥提出可将工厦改建过渡性住房,但设5年使用期限,被指期限太短令工厦业主难以获益,反应并不热烈,建议可将期限延长至10年增加改建诱因。再次,非政府机构毕竟人手、资源有限,不少机构亦缺乏土地和物业管理经验,当局应认真考虑在建设过渡性房屋的问题上发挥更积极的主导作用,包括设立明确的供应目标。

兴建过渡性房屋是好事,但关键是要将好事做好、做足。希望政府部门群策群力,增拨资源提供更多过渡性房屋,切实帮助更多居於不适切住屋的贫困家庭,在入住公屋或其他适合的住宅单位前改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