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樓面積下限 最快明年落實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1754
地產新聞
私樓面積下限 最快明年落實
(文匯報) 2021年10月15日
香港市面近年湧現面積不足200方呎、俗稱「納米樓」的單位,特區政府於《香港2030+規劃策略》定下215方呎至237方呎的人均居住面積目標。特區政府發展局局長黃偉綸昨日在電台節目上指出,即使近日有聲音指若再限制私樓單位的最低面積,會令市民更難上樓,但政府仍會朝「住大啲」的願景邁進,包括馬上就限制私樓單位最小面積展開研究,相信研究不會太久,最快可於明年實行。

特區政府有意在未來私人住宅用地推出賣地時,限制所建單位的面積下限。黃偉綸昨日指出,留意到近日有聲音指樓價已高企,若再限制私樓單位最低面積,或會令入場費升高,部分市民更難在市區買樓,但他強調需要取得平衡,「既然提出『住大啲』的願景,就要朝這方向走,最重要是考慮對市民的影響。」

他表示,特區政府會馬上展開相關研究,若有所調整,料最快明年可推行。

或超「規劃策略」下限

被問及是否以至少約210方呎為目標,他表示這是坊間的說法,若參考市區重建單位,面積會再大一點。

新一分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後,有指帶動了北區及元朗區的樓價及交投量。黃偉綸表示,若市場出現短線波動,可能基於不同考慮或傳聞等等,政府是「看長遠」,持之以恒地提供更多土地興建公私營單位的決心並無動搖。日後,「北都區」可增加約16萬至18萬個單位,而持續不斷供應單位,總會對樓價發揮紓緩作用。

被問及「北都區」預計約20年後才可能全部完工,黃偉綸表示,整個新界北的發展,部分工程已經施工,將於不同階段提供房屋供應及入伙,不存在20年後才有房屋供應的情況,「北都區」願景改變了本港南重北輕的舊有發展觀念,可提供逾60萬個就業機會,同時可大幅改善南下的交通問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費小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