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揭住屋負擔愈重愈傷身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150
地產新聞
中大揭住屋負擔愈重愈傷身
(文匯報) 2020年6月19日
香港樓價高,租金貴,住屋重擔是生活「重中之重」。中大昨日公布的一項研究指出,港人住屋負擔能力愈重,身心健康狀況愈差,若扣除住屋開支後,收入所餘無多,日常生活開支匱乏,身心健康質素進一步惡化。住屋負擔能力較差者,部分會患抑鬱、痛症等,住屋壓力還可以導致精神病和身體調適負荷過重,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研究團隊促請政府加強推出房屋政策,例如加快供應更多公屋和過渡性房屋。

剩餘收入愈多 健康愈好

中大健康公平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於2014年至2015年間,訪問1,978名香港成年人,了解他們的住屋負擔能力和身心健康之間的關係。受訪者以扣除住屋開支後的個人剩餘收入計算,分為四個收入組別,包括剩餘收入少於1.1萬元的第一組,和剩餘收入多於2.9萬元的第四組。研究發現,市民的剩餘收入愈多,身心健康質素愈好,反之住屋負擔愈嚴重,健康愈差。而住屋負擔能力較差的受訪者通常是公屋住戶,他們年紀較大和教育水平較低,少運動和有吸煙習慣等。

除計算剩餘收入,研究亦評估市民生活中匱乏情況,從不同範疇的21個項目包括衣服、食物、醫療、甚至是「派利是」等,反映市民因為貧窮或不能應付的生活必需開支,對身心健康影響。研究發現,當港人住屋負擔能力愈低,其生活必需品匱乏的機會就愈大,其身心健康亦隨之愈差。

中大公共衞生及基層醫療學院院長黃仰山表示,住屋負擔能力較差者,部分會感到抑鬱、有痛症等,身心健康質素有如慢性疾病患者。

而住屋負擔能力造成的壓力可導致精神病和身體調適負荷過重,荷爾蒙失調和皮質醇偏高,患上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

但研究所副所長鍾一諾指,今次的研究結果和現況有滯後的情況,估計受當前疫情和去年社會事件影響,現時的情況有所加劇,建議政府為生活狀況處於匱乏人士,制訂針對性的房屋政策,例如加快供應更多公屋和過渡性房屋,解決他們的住屋負擔能力,亦有助減低社會健康的差異。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