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樓升跌皆矛盾 難為置業有心人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954
地產新聞
港樓升跌皆矛盾 難為置業有心人
(東方) 2019年3月11日
香港樓市經歷去年底淡風後,近月來二手樓價指數連升四周,各類物業買賣趨旺,不少心雄業主大幅反價,均反映市場氣氛乍現轉勢信號。可憐坊間很多有意置業者心猿意馬,既憂現時摸頂入市,卻又怕再次錯失如去年十一月樓價的「低位」。不過,當前樓市供求失衡,政府辣招干預更進一步扭曲市場,令樓市走進死胡同的困局。

對於不少未「上車」的人士,或多或少都期望樓價能下滑,但事實是連政府也不敢推冧樓市,所謂投鼠忌器,至多是出招遏抑過熱的炒風,因其牽連結構性的政經社會問題。樓價不能大冧,主因有三:一是政府過度依賴賣地收入來維持財政盈餘,影響基層能否獲「派糖」;二是樓市相關行業佔經濟增長貢獻達兩成,屬全港經濟關鍵命脈;三是樓價緊扣港股表現,因為地產股佔恒生指數比重逾一成,倘若樓價下瀉,恐觸發股災。

事實上,歐美經濟難見起色,低息可能半永久化,由於港息跟隨美息,單看資金成本,香港樓價確實難大跌。不過,縱使歐洲央行長期維持負利率,但當地經濟仍乏善足陳,最近歐央行更狠削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市場開始懷疑央行救市已技窮。至於美國,雖然聯儲局已經累計加息9次,惟面對經濟增長放慢的挑戰,加息周期恐接近尾聲。當環球低息環境持續,資金氾濫會增加市民買磚頭的意欲,意味樓價短期急跌機會不大。

香港樓價長期居高不下,苦了年輕人難「上車」,縱使有幸買樓,更可能涉及兩代人或以上的大事,個人除了要窮盡積蓄繳付首期,供樓負擔亦動輒逾廿年。可不單止香港年輕一代,美國同輩也面對樓價太高而置業難的困局。美國大約只有三分一、年齡35歲以下的年輕人擁有自置物業。最近有調查指,美國逾六成年輕人坦言,後悔買下目前的物業,原因在於他們低估了供樓及養樓的成本。

無可否認,港府深知癥結所在,卻往往畏首畏尾,結果只能將貨就價。上周公布的新一批綠置居,就被嘲諷為「納米盤」中的「納米盤」。的而且確,單位面積縮小後,每伙總售價下降,可增加年輕人上車機會。然而,由於呎價依舊高企,置業者只能節衣縮食方能圓上車夢,政府無疑是以剝削市民生活水平作為代價。可悲的是,早前公布的財政預算案揭示,未來5年私樓落成量,以及下年度潛在住宅土地供應都有所下調,怎能不叫無殼蝸牛再次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