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解碼:增建屋地何來 望環團開綠燈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15061
地產新聞
拆局解碼:增建屋地何來 望環團開綠燈
(成報) 2011年10月12日
  在施政報告發布前夕,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調查顯示,在受訪的五百名市民中,近九成受訪者認為特首在施政報告中需要處理房屋問題,至於醫療問題重新上榜兼排名第二。雖然曾蔭權的心願亦希望解決市民住屋問題,但政府消息強調,關鍵是建屋須優先解決土地何來的問題,在土地欠缺情況下,若不准在維港以外地方填海,又以「屏風樓」為由不准適量調整建屋密度,增建房屋只陷入死胡同,故希望環保團體通情達理,而政黨亦不要為了選票,事事阻撓。

  各黨派「叫價」高

  據了解,曾蔭權於大半年前開始,已按自己於07年的選舉承諾,盤點各項進度,並督促各政策局跟進,主要有兩項未能兌現,一是逐步降低利得稅,為怕減利得稅會招來「官商勾結」的話柄,故這項承諾將成泡影。另一項未完成的承諾,就是任內制訂《競爭法》。政府消息稱,這項算半兌現,因立法會仍在審議,當初曾蔭權定下選舉承諾時,並不包括立法會的通過時間表。

  曾蔭權在制定這份施政報告時,據悉感觸良多,因未來面臨區議會及立法會等選舉,在諮詢政黨意見時,各黨派均把訴求即「叫價」相當高,以爭取自己的選民支持;甚至要涉及全港及非常長遠的計劃,要特首馬上答應提供具體的執行細節,這是不符現實的。消息稱,因今年首次把施政報告和明年公布的財政預算案一併作諮詢工作,故可行及能答應的,盡在今天的施政報告中。

  需盡快取得共識

  至於備受各界關注的房屋政策,消息稱,無論說「置安心」抑或是「新居屋」,關鍵是地從何來?如何加快增加土地措施建樓,「政府已經提出一系列方法增加土地供應,如填海、甚或在綠色地帶變成住屋用地都可以;但若政黨和環保團體,又話我哋建屏風樓、又話我哋填海,這樣只會是困局,各界需要盡快取得共識」。

  本報政治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