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房屋委員會財務小組委員會昨日通過2025/2026年度財政預算及財政預測。房委會本財政年度的修訂預算,錄得約92億元綜合運作盈餘,較原先估算多兩倍半,原因是去年公屋加租一成,以及商業樓宇營運及出售資助自置居所的淨收入,預計在2025/2026年度綜合運作盈餘升至超過154億元。房委會財政估算的基礎是假設每兩年一次的公屋租金檢討,均加租6.94%,但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麥萃才解釋:「這只是會計上的假設,並不代表未來公屋租戶會加租6.94%。」他強調,過去8次公屋租金檢討最終都有加租。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
房委會本財政年度錄得92.45億元綜合盈餘,預計2025/2026年度綜合盈餘將增加至154.18億元。麥萃才表示,去年公屋加租10%,預計這方面淨收入達6.6億元,加上商業樓宇運作淨收入預計13.7億元,連同出售資助自置居所的淨收入約133億元,故預計2025/2026年度綜合盈餘有所提升。
在商業樓宇方面,房委會預料下個財政年度將有逾13億元淨收入,較本年度原來預算少1.71億元。 麥萃才解釋,由於近期零售市場環境疲弱,令收入較本年度減少。不過未來會有屋邨及新的商業設施落成,即使物業租值稍有下跌,整體收益也可能會上升,保守估計每年平均有14億元收入。
未來數年建築開支將會大增
不過,房委會的「錢罌」預計未來會縮水。在現金和投資結餘方面,房委會由2025年3月底的658億元,下調至2029年3月底的約402億元。麥萃才解釋,公營房屋發展計劃的建築開支是房委會最大的開支項目,佔總資本開支超過九成半,但隨着建築成本上升,未來數年房委會的建築開支將會大增,由本財政年度的280億元,預計會升至2028/29年度的超過485億元。
他表示,公屋建築成本由2023/2024年的每個單位92萬元,上漲至每單位97萬元;居屋每單位建築成本亦由109萬元升至115萬元。不過他強調,目前預測的現金流足夠應付房委會未來幾年的營運,未有從今次預算中發現有任何嚴重問題,但會嚴謹審視未來建築成本,包括採用新的施工方法和技術,例如「設計及建造」和「組裝合成建築法」。
由於樓市下行、建築開支成本上升,被問及會否調低資助出售房屋的折扣率,房屋署助理署長(財務)陳翠微表示,居屋的售價並非與私人市場掛鈎,而是根據申請者的負擔能力釐定,暫時未有任何方向去改動資助出售房屋的定價機制以增加收入,但會在新任房署署長在下月到任時再與署長討論,初步主要仍是想辦法去降低建築成本,「起碼唔好賣樓賣到蝕本。」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及,將公屋與資助出售單位比例由七比三調整為六比四。麥萃才表示,有關改動未反映在預算中,有關改動利好房委會財政,但現時仍未知未來政府會向房委會供應多少土地、以及相關建造成本,暫未知對整體財政會有多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