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莆新苑」料推遲至12月中入伙 承建商亡羊補牢搶修
位於銅鑼灣的「聚賢薈」過渡性房屋項目昨日正式開幕,有助改善基層住戶的居住環境,然而畢竟是由超過60年樓齡的舊樓改裝而成的單位,大廈公共設施經歷逾百年一遇的黑雨,機房被水浸後,3部升降機當中有兩部損壞,停用至另行通知。另外,位於元朗的過渡性房屋「恒莆新苑」多個單位出現漏水,房屋局證實項目內有219個單位受滲漏影響,其中58伙較為嚴重。營運機構昨日向香港文匯報表示,承建商連日來進行緊急修復,預計入伙期將由原定的11月推遲至12月中。香港工程師學會相信,香港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趨向成熟,滲漏屬於個別事件,只要加強驗收,便能為市民提供遮風擋雨的安樂窩。◆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唐文
昨日正式開幕的「聚賢薈」過渡性房屋項目位於樓齡超過60年的禮信大廈,該處毗鄰銅鑼灣站,樓下商戶食肆林立,地理位置十分優越。營運機構亦十分花心思,把單位內部裝修得新淨漂亮,採光度十足。不過,公共設施較老舊,近日經歷世紀黑雨後,大廈3部升降機因近期遭暴雨浸泡,其中兩部已經損壞,停用至另行通知,只能搭乘餘下一部升降機。「聚賢薈」聯席主席、新民黨陳家珮表示會繼續與工程部門跟進,希望加快維修進度。
牆身發霉 電線槽現銹跡
元朗錦上路站對出的過渡性房屋項目「恒莆新苑」也受豪雨影響,停雨後地上有大片積水,牆身出現發霉,電線槽疑似出現銹跡。房屋局證實219個單位受滲漏影響,其中58伙較為嚴重,需更換所有牆身板、天花板、牆身內的隔熱材料和膠地板。負責營運「恒莆新苑」的新界社團聯會代表梁志祥表示,已向承建商發出警告信,對方連日來亦進行緊急修復。他坦言經此一役汲取經驗後,在雨季期間施工會加倍謹慎。
「恒莆新苑」今年3月6日以「組裝合成」建築法裝嵌,駐地盤工程監督於4月26日發現雨水滲漏,新社聯代表隨即責成承建商查找雨水滲漏原因。梁志祥透露,事件的起因是部分工人在離開工地前,未有將正在組裝的防水屋頂完全蓋好,未料當晚下大雨,導致雨水滲入單位內,引起滲漏及發霉。
幸好承建商亡羊補牢,加聘人手處理以及承擔相關費用。他表示相信滲漏單位在全數更換相關組件後,對入住的市民不會造成影響。
針對過渡性房屋的排洪能力,梁志祥認為「恒莆新苑」位處河邊,地勢略高,應不易出現嚴重水浸問題,不過對於部分位處低窪地帶的過渡性房屋項目,則要加強防洪設計。
交貨須壓測 確保組件無滲水
香港工程師學會副會長陳帆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香港的組裝合成建築技術更趨成熟,而因天氣情況令個別單位出現滲漏屬於個別事件。他指出,香港過渡屋符合排洪標準,同時承建商在交貨前會進行壓力測試,必須嚴格把關,確保組件不會出現滲水的情況,而負責營運的服務機構亦會另聘獨立第三方,由相關專業的工程師來做抽查及審核的工作,以確保萬無一失。
他相信只要做好驗收,做好防水、防霉等工作,過渡屋能給基層市民住屋保障,「這是最基本的工作,興建一棟樓,最起碼是能夠為市民做到遮風擋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