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局建議容許未落成的新界過渡性房屋項目,日後營運機構調整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3年申請人、即甲類租戶,及其他申請人、即乙類租戶的比例。房屋局副局長戴尚誠今日(29日)表示,期望相關安排可令機構有更多時間靈活處理租戶申請,但由於不少過渡性房屋項目的甲類租戶申請亦爆滿,為取得平衡,特區政府無意取消甲乙類租戶申請人比例的要求。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
另外,特區政府預計在今年第二季推出中央通用申請表格,統籌過渡性房屋項目申請。戴尚誠在一電台節目指出,通用申請表容許提交3個選項,特區政府會按揀選的優先次序審批申請,相信可節省約一半處理時間。至於過渡性房屋申請的中央統一平台則預計今年第四季推出,及至明年第二季,平台會加入更多功能,包括即時得知不同的項目有多少剩餘單位。
現時政府要求過渡性房屋營運機構,要將項目至少80%的單位,供甲類租住、即已輪候傳統公屋不少於3年的人士入住,其他人士則為乙類租戶。政府向立法會建議,調低新界項目「輪候公屋滿3年」甲類租的比例至六成,以助增加住客。
政府文件列出10個項目最新入住率,其中新界項目入住率平均約七成,當中元朗同心村項目入住率為63.6%。特區政府建議,容許未落成的新界過渡屋項目,可預先申請租戶比例,預計能有效加快處理租戶。目前元朗博愛江夏圍村及同心村,已獲准調整甲乙類租戶比例,由8比2調整至6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