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份施政報告下周公布,各界均發表不同建議。由於正值樓市下跌周期,其中一個熱門話題是政府會否有「減辣」措施。立法會地產及建造界別議員、地產建設商會秘書長龍漢標昨日在社交平台發文指,政府應因時制宜,重新審視辣招是否已經過時。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
龍漢標指,政府自2010年開始推出多項樓市辣招,壓抑樓價飆升。當初推出辣招時,政府強調「非常時期,非常手段」,但十二年已過去,香港經歷幾許變化,近年更面對疫情反覆、全球政經局勢不明,以及利息上揚等挑戰。他指,樓市與經濟民生息息相關,政府應因時制宜,重新審視辣招是否已經過時。
他表示,政府在2010年11月首推辣招,確實壓抑了短期樓價,但港人對住屋的需求屬於剛性,加上在土地供應不足、利率長期偏低,以及核心家庭數目上升等因素的影響下,數據反映過去十二年,樓價大勢依然反覆向上。
出爐至今時移世易
此外,他指辣招推出以後,因買賣雙方不願付出額外稅款,結果令房屋二手市場嚴重萎縮,打擊市民置業選擇。
此外,政府增加房屋供應的其中一項政策是加快市區重建,但發展商在收購舊樓作重建時卻要付出額外印花稅,雖然拆樓時可以申請退回,但手續往往需時數年,無疑增加了發展商在舊樓重建的成本,間接拖慢市區重建和房屋供應的進度。
經過3年的疫情反覆,加上人才外流,已令海外的專才和投資者望港而卻步。再加上全球利率上揚,今日本港經濟與投資環境相對於辣招出爐之時已不可同日而語。
他認為,面對複雜多變的環境,政府理應因時制宜,以宏觀視野制定合適政策,自能把握機遇,應對各樣挑戰,令社會繁榮安定,市民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