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宿舍成商廈生路
黃傑士
政情觀察員
2025年6月26日 (東方)
港府推出新政策鼓勵酒店和商廈改裝成學生宿舍,除了幫到留學生、各大學,以及本地的劏房租戶,避免後者受到非本地學生租樓需求大增以及「簡樸房」立法的雙重打擊,而被迫捱貴租甚至流離失所;另一重要考慮,是協助受到非住宅物業市道下滑影響的商廈業主解困,雖然政府不會公開這樣說,以免被人批評為利益輸送。
宿舍新政雖然也適用於酒店,但近年訪港遊客持續回升,雖然當中有不少是即日來回或晚上與「麥難民」爭位的「窮遊」內地旅客,令酒店房價不復當年勇,但薄利多銷仍算有得做。加上酒店牌照規限遠比一般商廈為多,轉做學生宿舍易,但日後想走回頭路重新經營酒店則較困難,估計不會有太多酒店業主有意參與改裝。
商廈的情況完全不同。寫字樓的需求不僅受到關稅貿易戰及地緣政治動盪等周期性因素影響,
還有僱員在家工作、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職位等長遠改變,以及源源不絕的新建或由工廈改裝的商廈供應。
商場、商舖的狀況就更悽慘,港人北上消費及網購成風,還有人口老化令整體消費力、尤其外出用膳需求減少,令大量食肆與實體零售店舖排住隊執笠。許多地區中小型商場即使交通方便,仍是十室九空,淪為死場。但不少業主寧願讓舖位長期丟空,都不願大幅減租留客,以免因估值問題而被銀行call loan。
將需求大減的寫字樓及商場改裝成學生宿舍,即使租金會低於正常住宅,但勝在需求相對穩定,學生家長大多會準時甚至預繳交租,出現租霸的機會極微,甚或會有大學舍監免費代為管理,總好過改建成老人院或不時會欠債執笠的國際學校與大型補習社,相信會有不少商廈業主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