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新一年,在一片歡騰聲後,大家又要回歸現實,面對疲弱的經濟及樓價。新年伊始,地產評論員也要順應氣氛,發表一些較為樂觀的樓市預測,以慰民心。
不過現實始終是殘酷,不是說升就升。最近有證券行發表了一份地產報告,打破了不少專家及業主的美夢。
該份報告指出,現時四大地發展商的土地儲備,足夠興建38萬個住宅單位,如以去年一手樓的銷售量1.6萬個計,其供應量足夠滿足未來23年的需求。若計及四大發展商的農地儲備,供應單位可再增加76萬個,合共114萬個。
上述潛在供應的單位,以每家庭兩人居住計,足夠供228萬人居住。有了這充裕的供應,香港可被打造成一個可容納千萬人居住的超級城市。
此外,新世界最近在粉嶺北的一個項目,與政府達成補地價協議,市場估計補地價18億元,每呎樓面地價1600元,如建築費每呎4000元計,每呎成本價5600元,落成後賣7000元,已有25%利潤。
如新界北新樓日後只賣此價,那麼現時仍在以九千多元放售的區內一及二手樓,尚有二千多元的下調空間,即樓價有機再下調30%。以現時的供應量及補地價金額,樓價暫難以大幅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