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樓市乾坤 返回
瀏覽人次:5570    回應:42
樓市乾坤

澳門破繭化蝶香港則成墮落天使

 

何熊輝

2023年11月18日

  港澳兩地同為中國特區,澳門地細人少,也因距香港近,故一向以來,不少政策都以香港馬首是瞻,直至近年,澳門全力推展搏彩業,最終曾使澳門人均生產總值,為列世界首位。

  九九年澳門回歸後,因賭業規模細,加上黑市勞工泛濫,因此每年勞動節,經常會有大批勞工遊行示威,為解決此問題,澳門政府決定每年全民派錢安撫民心,就是這樣派了十七年,也因此,澳門再沒有出現勞工示威。香港今日仍經常只在内部一般事務兜圈,澳門則全力拼經濟。

  澳門沒有搞夜繽紛,但澳門今年首十月累計賭收達1500億,較去年同期上升3倍,澳門政府預測來年收支接近達至平衡。香港今年賣地及補地地價收益約98億,僅達預測總收益850億的11%。香港交易所今年首十個月每日平均成交量1066億元,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後一比,成交量毫無寸進。政府預計最快24年可達收支收衡,真的可以嗎?

  澳門專注拼賭業搞旅遊,年初至今,賭收及遊客大幅回升。香港地產股市敗象已現,但港府欲救無方,只象徵性的減了些少地產辣招,股市印花税也一樣只作些微調減,結果看不到有關行業何時出現見底反彈。就這樣香港繼續沉倫,澳門則極速回升。

  港府近年經常回國內交流考察,但就不是去澳門,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昔日作為大哥的香港,今日要用夜繽紛地攤經濟來吸引本地居民留港消費,澳門外地遊客則大幅回升,應接不暇。香港地產股市金融核心產業復甦無期,澳門賭業則已浴火重生。做澳門人,大概會比做香港人開心。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恒地尖咀香檳大廈B座強拍底價17億 2023-11-18 12:12:03

恒地尖沙咀香檳大廈B座獲土地審裁處批准強拍,底價為17.28億元。此前有傳恒地希望收購香檳大廈A座,以便能合併發展。

香檳大廈B座為樓高10層的商住樓宇,於1957年落成,佔地約1.23萬方呎,估計可建樓面面積約14.74萬方呎。

2. 香港第三季GDP按年增長116.1% 2023-11-18 12:16:53

澳門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按年實質增長116.1%,主要受惠於服務出口表現強勁。

第三季入境旅客人次按年增長8.2倍至828.2萬,相當於2019年同期數字的83.5%,繼續支持服務外需回升,博彩服務出口及其他旅遊服務出口分別上升781.4%及255.4%,整體服務出口升幅達284.1%;服務進口則增加58.2%。

3. 美聯副主席黃靜怡辭任監管局成員 2023-11-18 16:54:31
早前美聯及其他代理行被競爭事務委員會入稟控告,涉嫌合謀與主要對手限制一手新樓回佣一事,美聯集團最新公布,被告之一的美聯集團副主席黃靜怡主動辭任地產代理監管局成員,並稱辭任原因是避免任何潛在利益衝突,強調非因與地產代理監管局之間存在任何分歧。
4. 有對等資訊的人 2023-11-18 17:06:45
澳門人比香港人簡單D,友善D,隨和D。
5. 外資走人中資去新加坡 2023-11-18 17:46:06

香港本身冇天然資源、冇工業,連同旅遊業,大部份實業對香港經濟影響唔大,主要動力都係金融同地產。成個經濟體系本質就係一個會所制度,地產就係會址,金融就係會員活動,四大元素本來都齊全,本地居民喺呢個制度上只算係會所員工,真正會員係外資同中資。點解近年咁多外資退會、中資就轉會去新加坡?例如有份參加金融高峰會嘅高盛(GS),彭博引述消息人士報道,高盛有份持有嘅上環永樂街物業減價出售。發生呢啲事,真係值得深究。

6. 雙十節網購額跌一成 2023-11-19 09:41:31
內地經濟差,從被視為經濟寒暑表的「雙11」銷情下跌已可見一斑。雖然中國國家郵政局稱今年收到的快遞包裹有6.39億件,同比增長15.76%,但多間內媒和財經評論部落客均引述大數據公司「星圖數據」的資料,指在11月10日至11日全網總銷售額僅有2,776億元,按年減少9.75%。
7. 何文田瑜一天海尺價3萬沽3伙 2023-11-19 09:46:18
近期多個新盤部署推售,一手市場氣氛轉佳,新盤市場暫錄得3宗成交,其中華懋及港鐵合作發展的何文田瑜一.天海,早前推出3號價單後,連錄兩宗成交,呎價逾3萬元。

華懋封海倫表示,項目自本周二推出新價單後,已接獲不少客人查詢,當中約六成查詢人士為內地專才,今日暫售出2伙單位,其中一宗為第2A座20樓C室,屬2房連儲物室間隔,實用面積593方呎,成交價1,946.95萬元,實呎32,832元,呎價創項目維港座向同類型單位新高。
8. 香港本年財赤可達千億元 2023-11-19 15:08:41
官地接連流標,賣地收入遠低於政府預期,加上經濟復甦失準,出入口量大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直言本財政年度赤字可能再一次超過千億元,難免令人擔心庫房是否有足夠銀彈支撐念兹在兹的「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兩大造地宏圖。然而,大力開拓土地應付未來十年建屋目標乃不容蹉跎,因此,基建規劃既須放眼長遠,亦要靈活應變,尋找土地來源尤其不宜固執僵化。港府數年前曾研究「貨櫃碼頭建屋」方案,葵青貨櫃碼頭及周邊土地面積接近四百公頃,位置優越,因應本港貨運業轉型,若把貨櫃碼頭「拆遷」到大嶼山,再利用原址建屋,最多可容納七十萬居民;即使只取用部分土地,相信也會是「平、快、正」之選。
9. 香港財政儲備已減半至六千億 2023-11-19 15:12:32
特區政府二〇二〇年仍擁財政儲備接近一萬二千億元,但截至今年九月底,只剩下六千多億元,幾乎蒸發一半,目前僅可維持約十個月政府開支,土地收入尤其令人沮喪。與此同時,當局銳意同步推進「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兩項大計,據港府財務顧問羅兵咸永道估算,該兩項目總成本或超過一萬五千億元,面對儲備縮水、赤字擴大,錢從何來?
10. 小肥羊重返旺角 2023-11-20 09:14:40
本港與內地於今年初通關後,舖市未見全面反彈,不少舖位租金水平仍處於低位,吸引部分過去曾大幅縮減規模之大型品牌食肆趁機重返核心區。其中2016年曾撤出旺角區的「小肥羊」,新近以月租約28萬元租用旺角與油麻地交界的彌敦道573號富運商業中心一層,呎租約40元,即事隔7年後重返旺角區,並與近年在港大舉擴張、同樣來自內地的火鍋店「海底撈」位於九龍行的分店「打對台」。
11. 樓市繼續横行 2023-11-20 09:24:52
周末未有大型新盤開售下,十大屋苑周末交投雖微升,但仍於低位橫行。中原地產統計,十大屋苑周末兩日錄6宗成交,按周多2宗或上升50%,其中鰂魚涌康怡花園、藍田麗港城、將軍澳新都城及沙田第一城「吞蛋」。
12. 澳門家庭十七年獲派68萬 2023-11-20 09:51:21
澳門連續派錢十七年,永久居民四人家庭每年獲派4萬,十七年合共六十八萬,香港過往十七年派了多少?
13. 代理淘汰賽開始了 2023-11-20 14:23:49
減辣後,一及二手連些微的反彈都沒有,一手成交已少,二手更惨,現時近九成代理連續數月未曾開單,只有一成有單,但亦只能僅僅維持生計,一場代理淘汰賽正上演。
14. 香港將繼續為重要橋樑 2023-11-20 18:08:24
美國大手加息,連同疫後復甦動力不足,導致環球資本市場活動減慢。巴克萊集團行政總裁C.S. Venkatakrishnan指出,國際投資者現時手持大量現金,正等待合適機會再作投資,但他強調,經濟和資本市場會經歷不同周期,相信過去三年的疫情期間,已經是全球經濟和投資市場的底部。長遠而言,美國和歐洲的客戶,始終要繼續在中國尋找投資機會,而香港將繼續為重要橋樑(access to China through Hong Kong)。
15. 中國第一高樓爛尾又留拍 2023-11-20 18:44:04

中國房地產仍身陷困境,世茂集團原計劃投資500億元打造的「中國第一高樓」世茂深港國際中心,今年7月首次拍賣流拍後,日前再降價26億元以104.35億起拍仍無人競拍,項目成了近七年來中共法院拍賣的最大估值的資產。

內地房地產世茂於2017年以239.43億元拍下深圳龍崗區一片土地,當時創下了深圳土地拍賣史上第二高總價紀錄。當時規劃興建深港國際會議展覽中心、智慧辦公大樓、大型商業大樓及公寓等的綜合建築群,其中擬建的一棟樓高668米的「中國第一高樓」,名為世茂深港國際中心,預計五年內落成,勢打造一個深圳新地標。但自2022年世茂陷入債務危機,該項目停工至今。

16. 銅鑼灣登龍街地舖租金升15% 2023-11-21 08:53:17
疫情後整體零售行業未見大幅增長,不過餐飲行業恢復速度較為明顯,有「食街」之稱的銅鑼灣登龍街,近月連環錄得食肆續租及新租個案,租金普遍較疫情期間彈升一成以上,當中由人氣食肆大壹燒鵝租用的登龍街登輝大廈地下相連舖位,最新以每月24.15萬元續租兩年,租金加幅達15%,較疫情前租金高位只低不足一成。相反,年內的同街新租賃個案,最新月租仍比高位低超過10%。
17. 英國今年通膨率已減半 2023-11-21 10:12:04

英國首相辛偉誠表示,在實現今年通膨率減半的目標後,政府可以開始減稅了。暗示財政大臣侯俊偉本周即將公佈的經濟計畫會包含財政優惠。

今年年初,辛偉誠向選民做出了五項承諾,其中最重要的目標是將物價上漲幅度減半。去年12月物價漲幅一度達到10.5%。而上周官方統計數據顯示,10月通膨率從一個月前的6.7%降至4.6%。

18. 老施論減辣後市况 2023-11-21 10:33:09

無論如何,市場上還是多了一些成交,並令樓價也比前站穩了一點。這是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出現輕微反彈的主要原因。

由於在新政策下的確會有某部分人獲得實利,這項利好因素今後還可以繼續發揮作用。只是由於這種政策只有削減阻力的功能,並沒有增加動力的功能,所以很難期望市場會出現戲劇性的轉變。樓市如果能夠在下一階段轉好的話,動力亦不會是來自減辣措施,而是更有機會來自美息見頂,有逐步回落的機會。

19. 人仔强中概股表現亦勇猛 2023-11-21 16:36:01
美國感恩節假期臨近,美股隔晚反覆向上,道指喺波音公司及微軟股價攀升帶動下高走,抽升超過200點,收市升203點。標指亦升33點,企穩於4500水平之上;納指喺輝達(Nvidia)股價創歷史新高刺激下,升超過1%,收市升159點。中概股表現亦勇猛,主要因人民幣匯價急升,兌美元離岸價升逾500個點子,重返7.15至7.16水平,反映中概股表現嘅金龍指數急升3.5%。人仔回勇,利好中港股市,恒指今早曾升近300點,可惜未能企穩萬八大關。
20. 尖咀位列全球第三貴購物區 2023-11-21 19:43:09

戴德梁行報告指出,香港尖沙咀位列全球第三昂貴的購物地段,每年呎租1493美元,按年升4%,但較疫情前低39%。

單以亞太區計,尖沙咀主要街區商店呎租繼續是亞太區榜首;銅鑼灣緊隨其後,每年呎租1374美元,較疫情前低46%。區內十大昂貴零售街區,香港佔3席,日本佔4席。

報告指,亞太區近一半以上的市場租金仍未自疫情間的跌勢完全恢復過來,但過去一年租金表現已有改善,香港仍是最具復蘇潛力的市場,租金水平比疫情前低約42%,疫情期間的低基數令租金有增長空間。

21. 九龍站天璽四房尺價十萬創新高 2023-11-21 19:48:06
新地尖沙咀九龍站天璽以招標形式售出1個四房單位,為皇鑽璽81樓B室,實用面積1545方呎,連763方呎天台,成交金額逾1.56億元,實用呎價逾10.15萬元;繼3月天鑽璽的成交後再創項目呎價新高。
22. 中原加薪 2023-11-22 10:27:46
中原地產管理層決議,全線後勤員工明年劃一加薪4%,估計逾500名後勤員工可受惠。
23. 長實波老道豪宅4房户1.36億沽 2023-11-22 10:31:25

長實旗下半山波老道豪宅21 BORRETT ROAD,招標推售9樓6號室連1個車位,以1.36億元沽出。

據成交紀錄冊顯示,單位實用面積2,169平方呎,屬4房雙套間隔,連同一個車位以1.36億沽出,呎價約62,702元。若扣除價值500萬元的車位,住宅部份市值約1.31億元,實用呎價約6萬元。

24. 債權人接管許家印15億的豪宅 2023-11-22 10:44:55

許家印的債權人已於周二(21日)向當局遞交接管文件,預計日內可正式接管市值超過15億元的豪宅業權,包括「技術性離婚」前妻丁玉梅近年報住的10號C屋及E屋。

許家印另一間持有的布力徑10號B屋去年十一月已被債權人接管, 當時估值達8.8億元,年初時曾經委託代理出售, 惟由於未達意向價未能成功售出, 即是許家印早年購入的三間大宅都已全數被接管。

25. 港股見四萬點樓市有救 2023-11-22 12:29:16
沈大師睇下午見四萬點,香港有救了。如信,甘就要全副身家all in.
不過吾知沈大師自己入左市未。
26. 樓市明年升五成 2023-11-22 15:11:03
如明年底恆指升到四萬,甘樓價最少升五成,沈大師真香港救星。
27. 人仔走強見7.1 2023-11-22 19:41:39
人民銀行接連開出偏強中間價,加上市場預期美國息率見頂導致美元高位回落,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昨齊升穿中間價水平,為7月底以來首次。分析普遍認為人民幣短期內可延續升勢,對沖基金GROW思睿首席經濟學家洪灝更呼籲,市場不應跟中央銀行對抗,CNH短期內勢重上7.1水平。
28. 港島南岸第2期揚海減價16% 2023-11-22 21:10:45
路勁基建旗下路勁地產牽頭發展的香港仔黃竹坑站港島南岸第1期晉環,於10月25日《施政報告》公布減辣當天劈價最多三成促銷餘貨。不足一個月,輪到毗鄰嘉里牽頭發展的港島南岸第2期揚海減價,該盤最高樓價折扣由20%增至33%,變相減價約16%。
29. 樓按1個月拆息新高5.29厘 2023-11-22 21:12:50
港元拆息連續3日全線上升,各期限拆息都有個位數點子升幅。 隔夜拆息升至4.882厘,創近1個半月新高,升逾5點子。 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亦升逾8點子,報大約5.298厘,再創近兩個月新高。 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3個月拆息升穿5.5厘,升近7點子,升至5.528厘,再創近23年新高。 另外,港匯持續偏強,再創近11個月新高,一度升穿7.79兌1美元,高見7.7898,較早時報7.7912。
30. 羅守輝8億沽戲院現址 2023-11-22 21:20:00
資深投資者羅守輝或相關人士近年持續沽貨,其中北角地標之一新光戲院現址,早前推岀標售,市場消息指已由新用家以約8億元承接,呎價約8300元;相關物業包括英皇道413至423號僑輝大廈戲院部分,地下、1至6樓及天台,總建築面積約9.6萬方呎,佔全幢大廈的不可分割業權份數約77.41%,現時地下至5樓為戲院及商業部份,而6樓則為住宅部份。
31. 國企内房自身難保 2023-11-23 09:09:19
內房股即使「最壞時刻已過」,何時復甦無從說起。必須留意的是,內房股自去年底隨大市反撲,到今年第二季又再輾轉向下,且不限於民企,「國家隊」同樣受壓,越秀地產、中國海外發展、華潤置地分別由今年高位回吐兩成至四成,跌幅雖小於兩大民營同業:龍湖和碧桂園,惟齊齊跑輸大市,不但未有出現「國企救民營」,隨時自身也難保,投資價值正被重估,在房市乏力擺脫頹勢下,無法維持相對較貴的估值。
32. 房協朗然62折售 2023-11-23 09:11:50

房協宣布將推出旗下安達臣道資助出售房屋項目「朗然」,全盤共提供422個單位,涵蓋一房至三房間隔,主打兩房單位,佔項目單位數量約80%,而三房戶型則設有主人套房,實用面積介乎303至658平方呎,全部單位均設露台,售價介乎255.5萬至645.6萬元,呎價介乎8,212至9,812元,平均呎價約8,916元。

朗然將跟隨今期新居屋,以市價62折定價出售。申請資格亦與居屋相同,綠表及白表佔比分別為40%及60%。

33. 恒指年底見29000點 2023-11-23 09:49:32
沈大師22年底,估23年恒指會到29000點,現在約17500點,即現在到年底有11500點潛在升幅,好友要把握最後入市機會。
34. YOHO WEST單日錄逾4000人參觀 2023-11-24 09:34:58

新地天水圍輕鐵天榮站物業發展項目第1期YOHO WEST,新地代理總經理胡致遠表示,該盤昨天首度開放示範單位予公眾參觀,單日錄逾4000人次參觀。

胡致遠續說,YOHO WEST今天首日收票,相信收票情況理想,最快明天加推單位應市。

Indigo Living業務發展總監莫麗賢指出,Indigo為YOHO WEST指定開放式至3房戶住戶,提供家具優惠套餐,傢俬數量視乎單位戶型而定,家具會在買家收樓前預先送到單位。

35. 24年最安全的投資是揸股收息 2023-11-24 15:15:17

高息環境持續下,里昂認為,收息將是2024年最安全的投資,預期香港綜合企業減派息的可能性偏低,因相關企業明年經常性盈利平均增長約14%,而且淨負債比率只有17%,仍然健康,更重要的是,綜合企業的派息比率偏低,意味企業有空間增加派息,情況就像太古 於2022年一樣。

里昂指,前香港綜合企業的股價相對於每股資產淨值(NAV)的折讓約為39%,高於歷史平均的29%。預計股息率約為5.5%,高於歷史平均的4.3%

36. 舖王鄧成波家族何文田天次樓兩單位被接管 2023-11-24 21:00:40

「舖王」鄧成波家族近年大量減持物業,其中部分以低於成本價出售,有些更被銀行接管。市場消息透露,鄧家族持有的何文田天次樓的兩個單位已被銀行接管並出售,總價值達5,800萬港元。這兩個單位分別是低層B室和高層A室,每個單位的實用面積均為1,884平方呎,目前分別以2,850萬元和2,950萬元出售,每平方呎售價分別為15,127元和15,658元。

這兩個單位都是包含租約出售,無法安排看房。B室目前每月租金為4.68萬元,租約至明年11月底;A室則每月租金為5.8萬元,租約至2025年10月底。若以上述價格售出,預期買家可獲約2%至2.4%的租金回報。

37. 美樓市步入冰封期 2023-11-25 12:31:06

美國房地產行業長期低迷,繼不少經濟專家警告商用物業市場存在泡沫爆破的風險後,高利率亦對住宅房業市場構成打擊。根據按揭證券公司房利美估計,本季度美國成屋銷售將跌至390萬間,創下2010年第三季以來最低水平,並且在明年首季進一步下跌。樓市冰封的狀態亦會持續下去,繼去年整體房屋銷售量大減17.7%後,估計今年下降15.1%,明年或再跌2.6%。





38. 3.5厘回報慧豐園易手 2023-11-25 13:06:43
祥益黃慶德表示,慧豐園第4座中層E室,實用567方呎3房間隔、享單邊海景及新裝修,獲區內長線投資者以515萬元一筆過購入,實呎9083元,屬市價成交,以現時單位市值租金約1.5萬元計,預料租金回報3.5厘。原業主早於1996年以250萬購入,持貨27年,帳面獲利265萬或1.06倍。
39. 內地出現中產返貧現象 2023-11-27 08:30:59


產經



【產經專題】內地中產大減 歐奢侈品企慘

11月26日(日) 11:00新聞觀看次數:35.2k



內地政府近年積極推動「共同富裕」政策,目的是要壯大中產階級,維持經濟增長的動力。可惜暂未成功,隨着經濟降溫,內地如今出現「中產返貧」現象,消費信心進一步削弱,奢侈品企業首當其衝。

中產階級(即中等收入群體)通常是有穩定收入、強勁消費能力的一群,可推動經濟內循環,保持經濟高速增長。相較其他階級,收入高的群體有消費能力,但人數較少,對普通消費品貢獻不高;低收入群體消費意願強,但購買力弱,難收推動經濟之效。

「中產返貧」意味着他們由向上流變往下流,收入、消費下降,生活方式回到基礎水平。過去他們會幫襯高端甚或奢侈品牌,隨着消費力減低,他們只好轉投較平價的物品。



40. 翠華明年初將重回中環, 2023-11-28 08:11:18
翠華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李堃綸表示,正對「翠華」品牌進行重塑,將重回中環,在威靈頓街新址開店,預期明年首季開業。他說,以前位於威靈頓街翠華旗艦店樓高4層,現時新店址只佔1層,相信店內運作及人才更聚焦,餐廳表現會較好,而且店舖租金與從前有所不同,對重回中環有信心,亦計劃在尖沙咀開分店。
41. 港元拆息連升七日至5.53厘 2023-11-28 09:42:47
受到月結及臨近年尾的資金需求影響,港元拆息(HIBOR)昨日全線上揚,其中與樓按相關的1個月拆息更連升7日,大漲15.47個基點,至5.53411厘,為2007年10月以來最高。分析認為,年結前拆息仍會持續高企,1個月拆息有機會攀至5.7厘水平,雖然銀行面對資金成本上升壓力,若聯儲局不再加息,本港銀行上調最優惠利率機會不高,但不排除銀行會再上調H按的封頂上限。
42. 港人早已離棄翠華 2023-11-28 10:49:06
曾經何時,翌華係港人最喜愛的茶餐廳之一,尤其中環威靈頓街旗艦店,向來就是夜蒲人的聚脚地,但早於多年前,佢地主力招呼內地客,價高質低,港人逐漸離棄佢地,今時今日,寧願幫襯大家樂而不幫襯佢地,做臭左自己品味,現在又話回歸中環,咪哂氣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