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博客 > 資深會員專欄 返回
瀏覽人次:60907    回應:7
資深會員專欄

2025 新年祝願:涅槃重生

 

珍惜香港

法團專業投資者
SMIEEE.MSc(ICDE)
http://facebook.com/hongkongtruevalue/
2025年1月1日
※珍惜香港※.2025-01-01 00:00【2025 新年祝願:涅槃重生】
祝各位,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願香港,排除萬難,涅槃重生!
 

 
五、四、三、二、一 … 新年快樂!! HAPPY NEW YEAR!! 

今年又係我【珍惜香港】,踏正零時零分彈出嚟,率先為大家獻上新年祝願。今年寫祝願,感覺有啲吃力,可能因為兩個月前,先至啱啱發表咗過萬字嘅《初心(平凡篇)》,未唞順條氣又要再開筆。不過最大鑊嘅,連我自己都唔敢相信,就係個腦一片空白,唔知寫乜。 


我唔係講笑,開筆頭三日,一個字都寫唔出。無他,過往一年,香港可以話冇乜點進步過,即係話,上年果篇祝願,幾乎成篇抄返過嚟用都得,就算唔抄,我都諗唔到有乜嘢辦法,可以避免重覆上年嘅內容,你地話大唔大鑊? 

逆水行舟

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冇乜進步,即係退步,換句話講,今年香港嘅處境,將會比往年更嚴峻。記得我舊年送俾港府隻錦囊,即係果粒 START 掣呢,唔知阿超收唔收到?我提出咗五招,話過一招都唔少得,你冇跟足,FINE!反正你成日掛响口邊話,以結果為標準嘛!START 掣嘅意思,就係一季之內,樓價回升一成,做得到呢個目標嘅,我懶理你用乜嘢手段。 

但結果呢?2024 全年樓價唔單止冇回升,仲跌多咗 6.8%。其實政府都唔係冇做嘢嘅,二月底,全面撤辣取消壓測兼上調按揭一成,跟住乾等半年,見美國減咗息,香港跟住減埋,個樓市都仲未有起色,到十月中,先至捨得將所有種類用途物業嘅按揭,一律提高上限至七成及供款入息比率上限至五成,同放埋個物業投資移民,但門檻就要成五千萬。坦白講,呢啲所謂招,極其量只係回復返一個自由市場,本來就應該具備嘅流動性,唔算得上救市,仲要係被動兼烏龜式,如果唔係負資產數字急升,再加埋出現 CALL LOAN 潮,啲中小企喊哂救命嘅話,你都仲未捨得去郁手。 

我果然冇睇錯,呢對夢幻組合,完全冇危機感,唔該你地睇清楚,我果粒 START 掣,係紅色。紅色,即係 EMERGENCY!記得當時有人寸我,兜兜轉轉,即係叫政府托市。YES!我就係叫政府托市,有咩問題?家陣全世界都行緊逆水,你仲响度等運到?唔好再同我講,話乜嘢年輕人唔飲唔食幾多年先至買到樓,乜嘢樓價高企會削弱競爭力。我想問,最近二手樓價,從高位累跌近三成,依家香港比起樓價高企果陣,競爭力強咗定係弱咗?經濟好咗定係壞咗?零售、旅遊相對內地嘅性價比,高咗定係低咗?港府庫房裡面啲錢錢,多咗定係少咗?你地最關心,日日盯住果隻恆生指數呢,又有幾爭氣?要啲年輕人,一畢業出嚟做嘢就即刻買到樓?NO PROBLEM!香港人口 CUT 一半,變返做漁港囉 

千斤撥四兩

講開人口,話說一個月前,阿超提到香港要改革,仲話保持競爭力,就要有一千萬人口添。我好疑惑,七百幾萬人,已經搞到千億財赤,你有乜嘢條件,憑乜嘢改革,去養起千萬人口?唔通係你成日強調果隻,千斤撥四兩嘅盛事經濟?我無意潑你冷水,但實情係,內地好多城市,旅遊同消費方面嘅性價比,都已經超越香港。昔日你高人一等嘅優勢,永不復返,呢個係宏觀梗局,冇得救,唔好再抱埋哂啲不切實際嘅幻想。 

不過話分兩頭,香港只係風光不再啫,又冇話旅遊同零售完全冇得搞,你做得到同內地城市平起平坐,已經係萬幸,但想靠呢方面食糊呢,就唔使旨意。所以點解仲要千斤撥四兩,係咁倒錢落海去玩補貼?你睇下人地舊年八月初,堪稱盛事典範嘅《多啦A夢》巡迴展,洗鬼用你盛事基金一分一亳?所以點解我會响一連兩篇文章裡面,大讚鄭志剛,仲話新世界發展,係香港最有前景嘅地產財團。政府嘅強項,係政策、基建、社區配套同人力資源,呢個係食腦嘅世界,唔係一味靠俾錢就得。你想撐經濟,就要同業界勾結,同財團勾結。通過政策,為行業拆牆鬆綁,通過基建,築起條康莊大道,俾啲食呢行飯嘅企業自由發揮,需要時,就提供現有嘅社區配套同人力資源,降低佢地嘅成本,而唔係送錢! 

就好似香港有史以來最大型嘅體育基建項目,啟德體育園,政府出資 319 億,係全權擁有成個基建,再交俾財團興建同營運,即係新世界發展成立嘅啟德體育園有限公司,鄭志剛又記一功。最近體育園舉行測試演練,由警務處統籌,各方分工合作,政府就出動公務員,呢啲都係現有嘅資源,使乜額外洗錢?講真,就算冇乜嘢盛事基金,香港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盛事,搞得掂果啲,根本就唔使資助,唔掂嘅,咪唔好搞囉!你有好嘅活動 IDEA,就舉你上去個盛事 LIST 度,政府極其量動用現有嘅渠道資源,幫你大肆宣傳,再唔係,就提供埋場地同人手,最多收順啲,咁已經係仁至義盡,點解仲要送埋錢? 

千萬人口嘅規模

睇嚟阿超真係冇諗過,究竟千萬人口,係乜嘢概念。人口數目,即質量之中嘅量,係講求產業規模,咁香港要幾大嘅產業規模,先至養得起千萬人口?其實我已經將個答案,寫咗响兩個月前發表嘅《初心(平凡篇)》裡面。如果當年果件「矽港計劃」,即係今日嘅 SMIC(中芯國際),成功落戶香港,仲成為媲美甚至超越台積電,全球最先進同最具規模嘅晶圓代工,再加埋引申出嚟嘅龐大高科技產業鍊呢,就養得起你千萬人口啦!吓?使唔使咁誇張呀?唔信?不如你睇下上海,截至 2022 年底,常住總人口 2,476 萬,但人地已經坐擁 N 個我啱啱提到果種產業規模。反觀香港,係一個都冇,而且唔靠賣地,就連七百幾萬人都養唔起,仲講乜一千萬人? 

其實我上年都已經提過,港府指望果「八大中心」,只得一個 MONOPOLY,仲要係現成嘅金融中心,而各中心之間,又冇足夠強大嘅相互連帶效應。咁即係話,就算俾你八個加埋,都唔會撐得出上一段提到果種產業規模。我知道阿茂已經盡哂力,尤其响創科方面,係咁出去搶企業、搶人才,仲話吸引咗過百重點企業落戶香港,預計引入技術同幾百億投資,創造 1.7 萬個職位添。當然,我唔可以武斷話你開空頭支票,但睇返引進辦拋出果堆籌碼裡面,惟香港獨尊嘅,就只得一個資金自由、低稅率嘅國際金融中心。換句話講,你响創科產業方面,係冇優勢,於是就用錢去吸引人地,而人地肯落踏,都只係為咗錢,同埋借你香港,作為投資或參與大灣區,以及其他內地市場嘅踏腳石,即係所謂嘅,超級聯繫人囉 

所以,就算佢地擺個 HQ 响香港,都唔等於會將個產業放埋响呢度。正如我早前話,單靠金融,就可以撐出個創科中心嘅,咁莫講八大,百大中心都俾你撐得出嚟啦!同樣地,如果香港本身已經有產業優勢,你要搶人才,就應該向企業埋手,為佢地搭建平台出外面請人,而唔係有理冇理,CALL 哂啲人才過嚟食自己。好明顯,你係想果十五萬幾高才,反過嚟幫你由冇優勢,變成有優勢。但都係果句,我唔可以武斷話你呢個算盤打唔響,我只能夠話,咁嘅做法,係本末倒置! 

燃眉之急

不過我要強調,我冇話過唔支持香港搞「八大中心」,只係你想靠呢抽嘢食糊呢,就唔使旨意。吓?盛事經濟唔得、八大中心又唔得,咁點先至得?有時候,我都覺得幾無奈,早响 2022 年,阿超上任果刻,我就已經警告過,政府再陷財赤邊緣,但唔知點解,當時冇乜人睬我。响上年果篇祝願裡面,我再提財赤,仲推算三年後,香港可以埋單。你話我危言聳聽?NO PROBLEM!話說半個月前,美銀發表報告,話港府嘅財政儲備,只夠用兩至三年,睇下邊個危言聳聽?多年以來,我嘅宏觀預言,逐步應驗;依家仲大鑊,連微觀預言都中埋,人地果然已經出定 REPORT,等著幾時做你 

當然,你大可以話美銀做爛條數,唱衰你香港,咁不如今年我又同你計計數。話說港府 2024-25 年度,截至上年十月底果七個月內,累計財赤達 2,423 億。我上年已經提醒過你,借咗唔等於賺咗,所以唔好再同我講話得果 1,636 億。至於財政儲備呢,就淨番 5,709 億,但翻睇政府嘅財務狀況公報,其實呢五千幾億裡面,有 2,711 億係借返嚟,即係果啲顏色債同基債。換言之,香港嘅財政儲備,實質上只得 2,998 億,即係唔夠三千億!仲未計裡面有成 1,357 億嘅政府保證債項,包括截至上年十月中,壞賬已經超過一成嘅「百分百擔保特惠貸款」。有評論估計最壞情況,個壞賬會高達 50%,咁嘅話,香港距離借貸渡日,就只係淨返唔夠二千五百億!! 

我想反問各位,呢個情況,算唔算火燒眼眉?算唔算 EMERGENCY?不過好奇怪,阿茂响上年度預算案諮詢之前,發表果篇網誌裡面,都有係咁易敷衍大家,講下公務員編制零增長,同慳咗又重新調配洗返果 1% 經常開支。但佢今個年度嘅網誌呢,就隻字不提,仲拋出一堆充量欠質嘅數字,總之明天會更好。而早前佢俾人問到赤字果陣,又搬返上年網誌啲慳咗等於冇慳嘅敷衍嘢出嚟,話睇下有冇空間再做多啲喎!講到開源,都仲係旨意果八大中心,期望三幾年後達至收支平衡,要堅信明天會更好嘛!至於阿超呢?半個月前上京述職,講到財赤,同阿茂一樣,又話會三至五年內力爭收支平衡,但轉個頭返到香港,就即刻落區粉飾太平,展示佢重開一簽多行嘅成果。記得上年我已經強調過,唔好再粉飾埋哂啲甜品都不如嘅東東!你究竟想帶出乜嘢訊息?又係明天會更好? 

宏觀改革

但我可以好肯定話你知,香港,已經等唔到三至五年,明天,係唔會更好!越做得多呢啲粉飾嘢,你嘅施政將會越困難,個 PICTURE 粉飾得咁靚仔為乜?到你真係頂唔順果陣,就反轉豬肚,一刀劈爛佢?到時候民怨四起,萬箭穿心,我問你點收科!早知如此,點解唔老老實實,開大喇叭話俾全港市民知道,依家香港嘅情況,係非常嚴峻,大家要共渡時艱?你呢一刻肯出手,都未算太遲,仲有機會响開源節流嘅同時,唔傷及香港嘅競爭力,但如果你再拖落去嘅話,就難免觸動到香港嘅根基,即係低稅率,呢個最重要嘅競爭力因素! 

香港需要嘅,係宏觀改革,即係四兩撥千斤,一石激起千層浪果隻,而唔係你所講,千斤撥四兩,一味靠充量,總之充夠一千萬人口,就幻想明天自動會變好嘅所謂改革! 

你講嘅改革,其實只不過係叫班手下,多啲去跑 SHOW,盡早發現問題,及時去處理,呢啲唔係叫改革,係叫救火!作為特區最高領導人,施政理念要宏觀,要具前膽性,要預知問題,唔係發現問題。搞到要推班手下去做救火隊嘅,就即係個施政理念出咗問題,咁就算你炒多幾個局長,都係無補於事,因為最根本嘅問題,未必响個執行者度。香港需要宏觀改革,即係施政理念嘅改革,要改革嘅,唔係你班手下,而係你地呢對夢幻組合 

就好似一簽多行,一上任就應該盡快重開,拖咗成半屆先至肯放行,你仲好意思攞嚟邀功?唔使點用錢,一個政策就激起千層浪嘅,就要去慢慢研究,咁算係乜嘢施政理念?個樓市一潭死水,都仲未肯去救,係咪慌死個市會調頭大升,破壞咗你地關顧年輕人買唔到樓呢個民粹形象?難道冇買樓嘅至係香港市民,買咗樓嘅就唔係香港市民?好啦,等到負資產數字急升,加埋出現 CALL LOAN 潮,中小企喊哂救命咁,先至肯做返少少嘢。反觀果堆千斤撥四兩,大灑金錢嘅夜繽紛盛事經濟呢,就諗多陣都嫌費事,果斷執行,真係好似幾千億未開頭咁。仲有,代表香港文化嘅景點,多不勝數,做乜又要亂花錢,去起埋哂啲「打卡位」?你 CALL 齊班公務員,揀啲現成嘅特色景點,POST 上去小紅書度,搞下啲低成本嘅民宣咪得囉! 

因果關係

唔得嘅政策,就梗係直送狗頭鍘侍候,即刻止血。果隻垃圾徵費,本身就係一件垃圾,你上任果刻就應該要 CUT,點解又嘥咁多錢,拖拖拉拉,仲要大堆頭大製作,做埋個先行先試至肯停?因為怕樣衰做醜人,所以要向全世界證明咗真係唔得先至 CUT,好睇啲?施政唔係做 SHOW,我上年就已經提過,唔好順應民粹擺高球場上枱,點解仲要死攬住唔放,輸咗官司就走去賴上屆?仲有,取消強積金對沖呢單嘢,你上任果刻,我就已經提過,上年再叫你還原,又當我耳邊風。 

你叫啲中小企,擺定幾十萬隨時攞嚟賠,本來就唔現實,生意好嘅,使鬼裁員?經濟差、生意差果陣,有乜錢都用哂嚟救急啦!強積金額外供果 5%,原意就係响薪酬以外,儲俾老闆嘅緩衝金,炒魷就用嚟賠俾打工仔,你自己辭職就送埋俾你。但唔知點解呢項德政,無啦啦俾人扭曲成乜嘢「自己賠俾自己」,而當年嘅 CY 又受喎!於是額外果 5% 就全歸打工仔,即係變相全民追加 5% 人工,老闆當冇供過,要賠就再嘔過出嚟,真係咁都得。而政府呢,就無啦啦洗多 330 億冤枉錢,同班僱主共渡 25 年時艱。我想問阿超,呢 330 億,慳唔慳得返?強積金對沖,可唔可以還原? 

宏觀施政理念,講求嘅係大方向,同因果關係。一套入個因果關係,就知道強積金對沖,係唔應該取消。其實所謂宏觀,都只不過係有如「人望高處,水向低流」啲咁簡單嘅道理,根本就唔使花錢同時間去慢慢研究。我地祖國嘅人口,已經超過十四億,科技發展速度驚人,今年高考生數目,幾乎係我地全港人口嘅兩倍。你睇下人地,經已用緊人臉識別認證考生、AI 閱卷同監考,就連防作弊都係用高科技,包括手機頻率壓制,甚至派出無人機响考場上空巡航。我地嘅 DSE 又點?憑乜嘢話自己係創科中心?想當年嘅亞洲高科技中心,經已變成一個遺址,且永不超生!所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香港有優勢果陣,又唔好好珍惜,取長補短,淨係識得打呢個打果個,搞埋一大堆消極施政,乜嘢辣招打樓市、打水貸、廢一簽多行、打私院、廢教育產業之類,到依家大勢已去啦,就反轉頭去求返嚟,有 Q 用? 

重質嘅大方向

香港發展嘅宏觀大方向,已經好明顯,產業規模,一定要重質,唔可以重量。強行充量,只會浪費巨額資源,仲要輸埋機會成本,最終都係死路一條。淨係呢點,果隻明日大嶼,就已經可以直送狗頭鍘侍候,火速止血,點解仲要死攬住唔放?呢單嘢,我上年都已經提過,又俾人當耳邊風。果然,歷任香港特首,冇一個比得上老曾。人地任內推出果「十大基建」,每項都係具明確定位同針對性,優化香港某特定角色或功能,重質而非量,或以質取量。早前提過嘅啟德體育園,以及我多年前响《緣結.天璣》文中提到,將深圳創科產業南移嘅河套區,都係嚟自十大基建,就連最近落成嘅機場三跑,亦係老曾响佢卸任之前提出。 

 

我再次強調,明日大嶼,一定要立即剎停!香港係絕對冇條件,去承受如此高度不確定性,單求充量而又欠具體定位嘅超巨額基建項目。隨著資產價格下跌,香港嘅整體經濟實力,已經大不如前,無論係財團、投資者、各行各業以致市民大眾,對前景都係欠缺信心。高調剎停明日大嶼,掃除政府財政壓力中最大嘅不確定性,以及土地同地產市場前景嘅不確定性,冇懸念鎖定未來房屋發展集中大西北,地產商先至會放心投地,投資者先至會放心投資,推動各行各業放心經營,市民亦會放心置業。 

要回復市場信心,就要作出明確同具體嘅宏觀承諾,一石激起千層浪,而唔係日日落區做 SHOW,千斤都撥唔到一兩。正如我上年都提醒過阿茂,唔好發債當食生菜,你係咁舉債充入個財政儲備度,但個財政儲備就係咁跌,你對滅赤有冇作出過明確同具體嘅承諾?去年十月政府發銀債,反應良好,每人平均認購廿幾萬,結果呢,你就攞足人地廿幾萬。乜銀債嘅原意,唔係等啲長者,係咁易參與下咩?所謂物以罕為貴,每次分少少,個遊戲就長玩長有,依家你咁狼死,會唔會嚇親班老人家先?兩個月後,你再發 200 億基債,結果認購額唔夠,申請總額得 177.76 億,你就攞足 177.3 億。阿茂你究竟知唔知,呢個做法,等同將香港市民,可以借俾你嘅老本,全數起哂個底出嚟,仲要話埋俾市場知,你已經照單全收。我唔敢想像,呢粒石仔,會激起啲乜嘢浪,但總之就唔慌係好嘢。 

特朗普 2.0

個半月前,特佬贏咗美國總統大選,阿茂俾人問到,會唔會影響聯匯,佢話無意改變聯匯,仲話唔使再推刺激樓市措施添,我真係服咗佢,最應該做嘅就話唔使做。講開美國大選,記得上次拜登贏咗特佬果陣,我都已經話過,唔好以為一天都光晒,民主黨又好,共和黨又好,美國人都係唔妥我地中國人,特佬輸咗,西方聯盟只會更團結對付我地。結果呢?咪又係俾我講中哂!大選結果未出之前,有朋友想同我輸賭,但最後都係賭唔成,無他,因為我地都一致猜特佬會贏囉!賀錦麗做咗四年副總統,任內一事無成,完全係民主黨嘅傀儡,一心諗住拜登幾時死自己頂上,咁都俾佢贏得大選嘅話,美國就真係可以收皮。 

其實特佬上場,對世界嚟講都係一件好事,起碼啲實體戰爭會少啲。就睇俄烏戰事,造成巨大傷亡,引發惡性通脹,重創全世界經濟,浪費咗幾多地球資源?其實烏克蘭、阿富汗、敘利亞,本質上都係一樣,自己人打自己人,而果啲大國就從中瓜分利益。你冇利用價值呢,就即刻變成棄卒,就好似美國放棄阿富汗俄羅斯放棄敘利亞咁,都係閃電式倒台。講真,如果唔係歐美瘋狂式軍援,烏克蘭早就輸咗,所以戲子佬响特佬面前,係冇任何籌碼。既然特佬嘅反戰立場,已經係無可置疑,戰事應該好快會結束。 

不過你地又唔好咁天真,以為人地反戰,係因為佢好人。特佬絕對係一隻大壞蛋,只不過佢著眼嘅,係錢,而打仗呢,就太嘥錢啦!所以佢上場之後,貿易戰、金融戰,當然唔少得,總之就係咁搶錢。但金錢戰爭,都總好過實體戰爭,前者只不過係資源嘅轉移,而後者就係資源嘅毀滅。況且佢嘅施政理念,係 AMERICA FIRST,針對全世界,就連 FRIEND 都冇情講,即係西方聯盟,將唔會好似拜登在位果陣咁團結,咁我地起碼唔使淪為眾矢之的。 

真正嘅金融安全

話說上次特佬落台之後,飽受民主黨全方位打壓,經四年官司纏身嘅歷練後,相信會比上次在位果陣更難應付。加上佢主打貿易戰、金融戰,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全開放型經濟體,依家又身陷財赤,可謂食到應一應。我真係唔明白,果對夢幻組合,點解仲可以咁腦定,妄想明天會更好?上月初,阿茂強調,香港要守好金融安全,又話冇安全,增長同發展就會淪為空談喎!於是我搜尋一下,搵到佢 2021 年 4 月中果篇網誌,原來佢話嘅所謂金融安全,即係堅守聯繫匯率制度!OMG!我終於明白,點解阿茂會覺得,財赤冇乜所謂發債當食生菜。原來手握香港命脈、港府財政嘅掌舵人,竟然唔清楚乜嘢係金融安全! 

守護香港金融安全嘅,係庫房,唔係聯繫匯率! 

其實所謂聯繫匯率,只不過係貨幣政策嘅一個懶人包,總之一味死跟美元,港幣跌到 7.85 就買,升到 7.75 就沽,呢個盤,莫講話 AI,就連 HI(HUMAN INTELLIGENCE)都唔使,真係阿茂都識得去操。難怪歷任金管局總裁,余總陳總任總,都係千篇一律果句,行之有效。無他,咁都爆得鑊嘅,就真係炒得。不如我反問三位,如果港府庫房失守,評級下調,發債觸礁,外匯基金臨危受命,咁你地話香港嘅金融,仲安唔安全? 

我估你地梗係會話,唔使擔心!呢種情況唔會發生,或者發生嘅機率係非常之低。收到!原來又係果句,明天會更好。不過,我又可以好肯定話俾你地知,明天,係唔會更好!香港嘅宏觀大趨勢,正係朝著呢個方向走,仲未計我早响 2020 年初就提出,一年前又再預言過,香港將會面臨嘅重大風險,即係果隻金融核彈!金融核彈最恐怖嘅,係就算你有哂充足嘅外匯儲備,人地彈指之間,一個政策就可以 KO 你。不過聽阿茂講,美國禁你美元結算,對自己都冇益啫!任總又話,美國限制我地用 SWIFT,即係攞石頭打自己隻腳喎!咦?想當年,特佬打貿易戰、大搞關稅,都被評為搬石頭砸自己隻腳,但結果呢?莫講話特佬,就連拜登都玩埋一份,仲越玩越過癮添! 

今日,你攬住隻核彈,但個掣就响人地果度,而你仲自我感覺行之有效,睇死人地唔敢去噤。原來,堪稱國際金融中心嘅財金官員,風險管理哲學就係:有風險?NO PROBLEM!當佢唔存在咪得囉!受教、受教,簡直係大開眼界!講真,個掣响人地度,人地就有 N 種方法玩你,就算唔禁你,都可以限你流通量,再唔係就擺你上枱,同你阿爺談判。單係出下口術,就可以搞到你股債大震倉,咁都唔覺得有問題?我諗起沙漠裡面,有種叫鴕鳥嘅動物,遇到危險,會將個頭塞入啲沙度,乜都當睇唔到,就夠哂安全啦! 

過時嘅聯匯制度

去年九月,美國開始調頭減息 0.5 厘,當時阿茂話,香港銀行唔一定跟,理由應該同金管局講嘅一樣,即係美國加息果陣,香港滯後,依家減息,我地當然都會滯後啦!但結果呢?香港各大銀行即日就宣佈,將最優惠利率減 0.25 厘,市場大跌眼鏡,形容為罕有地即時跟隨,瑞銀仲話,呢個係令人意外嘅禮物添。個半月後,美國再減息 0.25 厘,香港銀行再照跟,仲跟足 0.25 厘,又一個意外。無他,你地呢班書獃子,淨係識得睇住條息差 CURVE,又點會理解民間疾苦? 

唔好以為香港嘅銀行,淨係識得玩兌換,同服侍個聯繫匯率,佢地本來就企响經濟嘅最前線。多年以嚟,我已經多次強調過,香港嘅經濟,係冇條件加息,亦承受唔起加息,所以美國加息,就自然跟得慢,減息,就自然跟得快。人望高處,水向低流,簡單道理,使乜睇 CURVE?世界各地嘅主要經濟體,都係通過貨幣政策,去調節甚至挽救經濟。就睇我地嘅祖國,之前推出組合拳,都係大刀闊斧調節貨幣政策,同重點刺激樓市,阿茂憑乜嘢話,我地兩樣都唔使做?你就算唔信我呢個小人物,都聽下盛智文點講,人地係緊貼市場嘅文化旅遊界代表,都話頂唔順隻聯匯,仲呼籲必要時行 PLAN B 脫勾美元添。 

其實唔單止本土經濟,就連香港嘅金融,都一樣頂唔順個聯繫匯率。多年前,中國以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經濟尚未成熟,而美元又係國際貨幣,所以美國通過美元,調控本土經濟嘅同時,自然就直接調控埋全球經濟。港幣响聯匯之下,其實只不過係美元嘅影子貨幣,之所以行之有效,係因為當時我地嘅本土經濟,同世界各地一樣,都係同美國接軌。但時移世易,亞洲掘起,尤其係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經濟,特別係亞洲呢邊,同美國本土已經脫軌。人地經濟過熱,就加息抗通脹啫,但我地嘅經濟係寒冬喎!跟嚟做乜?最致命嘅,係美國 QE 多年,貨幣供應泛濫,人地一加息,大量資金即時回流。你港幣呢?只係人地九牛一毛,有幾吸引?仲要頂住個聯匯玩收水!國際投資者,做乜要買你港幣去炒港股?不如返去炒美股,再唔係嘅,就梗係買平 YEN,或者借零息 YEN 去炒日股啦! 

共同貨幣結算中心

所以响聯匯框架之下,港幣已經失去競爭力,既幫唔到經濟,又幫唔到金融,仲隨時俾人引爆。吓?咁點算好?同明日大嶼一樣,直送狗頭鍘侍候囉!美國減息三次,香港跟足三次,但個經濟、樓市同金融市場,都仲未見起色,就算有少少,都只係曇花一現,點解?因為港幣唔單止要減息,仲要貶值!個世界已經唔同哂,唔好再死記住當年,越加息個樓價越升嘅輝煌日子。早响 2017 年頭,中美矛盾始現雛形果陣,我就提出過改革聯匯,以港幣暫時充當國際貨幣嘅角色,三年後,我話改革聯匯,已經變成燃眉之急。到 2022 年中,任志剛响一個訪問裡面話,港幣要從美元轉錨去另一貨幣,就要轉換三千億美元嘅流動資產,呢家嘢,唔簡單喎! 

講到尾,咪即係嫌麻煩,懶得轉囉!乜唔係越麻煩嘅改革,就應該越早啟動咩?拖到行之冇效果日,你仲改得切?守護金融安全嘅,從來都係大量嘅錢,唔係乜嘢聯繫匯率。就算你將港幣,同隻指數(INDEX)掛勾,只要隻指數相對全球貨幣嘅波動穩定,同具可預期性,就已經足夠保障我地貨幣體系嘅穩定同安全。對香港最有利嘅做法,就係好似新加坡咁,奉行追蹤一籃子貨幣嘅政策,而港幣嘅籃子雛形,應該以人民幣同美元為主,當中各種貨幣嘅比重,就根據佢地對亞洲特別係本港嘅影響同參與性嚟擬訂,再配合埋香港本地經濟同金融狀況作微調,定期開會檢討。目標,就係將港幣打造成亞洲以致全球最安全穩定,最有利於任何國家、任何機構同投資者,停泊資金以及作短、長線投資嘅「共同貨幣」! 

話說去年中,金磚國家開始研究共同貨幣嘅概念,到十月底,金磚峰會就通過咗《喀山宣言》,支持建立一個共同嘅跨境支付系統。香港作為全球貨幣最自由流通嘅地方,港幣自然可以直接充當呢個角色,針對嘅當然唔單止係金磚國家,而係全世界。响改革聯匯嘅同時,香港亦必須推進港元數碼化,建立以港幣為基礎嘅數碼結算系統,以及流通國際嘅快速數碼支付系統,即係數碼港元版嘅 SWIFT,甚至比 SWIFT 更安全有效。到時候,本港嘅貨幣系統,就唔會受到任何國家嘅單邊政策影響,而香港唔單止會成為全球最具投資價值,真正嘅國際金融中心,仲會係世上最安全穩定嘅「共同貨幣結算中心」! 

大刀闊斧

不過,特佬曾經揚言,會對付挑戰美元地位嘅國家,但我想反問各位,你唔改革,難道人地就唔會對付你?唔好咁天真啦!依家人地已經用把槍,指住你個頭,慢慢入緊子彈,你仲响度等運到!一年前,我送俾港府嘅錦囊,即係果粒 START 掣,就係要為一系列宏觀改革,創造有利嘅起始環境,跟手再一招接一招,見招拆招,即係所謂嘅,一石激起千層浪。但可惜呢,就俾人當做耳邊風,如今庫房幾乎乾塘,特佬又上任在即,一切都已經太遲。 

所以宏觀改革,刻不容緩,今年我送俾香港嘅 START 掣,唔單止係一粒,而係 N 粒,即係唔可以循序漸進,要一次過同步執行。港府必須向市場發出明確同具體嘅訊息,展示對宏觀改革嘅堅定決心,重質而非量,或以質取量。土地房屋方面,即時宣佈剎停明日大嶼,發還高球會已收土地,集中資源發展北部都會區,優化賣地及重建措施,加強刺激樓市政策。金融改革方面,物色財金界強人,啟動貨幣改革,推動港元數碼化,構建共同貨幣,以及制定防禦措施,應對地緣政治風險。 

另外,港府必須大刀闊斧節流,以保住庫房呢個金融安全嘅防護盾,所以強積金對沖,必須立即還原,政府唔可以再洗埋哂啲冤枉錢。當年所謂「理財新哲學」,雖然由林鄭提出,但阿茂先至係執行者,啲錢洗多咗响邊度,佢心知肚明。咁就定一個 KPI,將理財新哲學暴増咗嘅經常性開支,至少 CUT 返一半出嚟。非救助性福利開支,尤其係送贈性質果啲,包括長者兩蚊乘車優惠,全 CUT!乜嘢提升幸福感、社區友善之類嘅撥款,全 CUT!你想要幸福感,定係加稅?至於使用率低又蝕錢嘅公共設施、康文署設施,一律打包出售,再唔係嘅就局部停擺,甚至完全停擺! 

不過我都非常明白,醜人唔易做,咁我就送埋最後一隻錦囊俾你。特首連同全體問責官員,以及所有立法會議員同區議員,一律減薪兩成,再凍薪直至完全滅赤為止。不過公務員呢,就當然唔受影響,費事外面啲企業乘機去跟。呢個做法,係要展示施政團隊對改革嘅決心同誠意,回復市場對港府治理財政嘅信心,順便堵住班民粹把口。 

涅槃重生

話說澳門回歸廿五年,財政儲備處於歷史高位,亦全無負債。習主席寄語港澳,要互學互鑑,咁究竟邊個更值得學習,邊個要引以為鑑?記得响阿超上任果陣,我為佢寫咗《初心(特首篇)》,話對佢嘅期望,只得一個,就係愛民。愛民,唔係叫你順應民粹、取悅市民、粉飾太平,而係要為市民,做真正應該做嘅事 

今日,我為阿超,準備咗一首《狄公訓》。狄仁傑係唐朝、武周時期嘅著名宰相,話說當年有人對佢話: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狄公就回覆:舉賢為國,非為私也!無疑,特首唔易做,因為香港呢個城市,與生俱來就係眾矢之的,注定唔可以做鴕鳥。我地嘅惟一出路,就係化身成鳳凰,經歷烈火嘅煎熬,同痛苦嘅考驗,從而獲得重生。 

响呢個元旦日,夜闌人靜嘅零時零分,我祝各位,身體健康,心想事成;願香港,排除萬難,涅槃重生! 

狄公訓(點擊播放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會員登入
登入ID 或 網名
密碼
1. 引刀一快 2025-01-01 19:26:49
沙發
2. 歷史長河 2025-01-01 22:14:09
完全同意。

呢對夢幻組合,乜嘢都做唔到,不願做,更唔識做。扮做嘢一流。

祝各位新年快樂!
3. 元 2025-01-02 09:15:14
時與勢。深圳科技公司冒起,国际格局变化…

香港不能不变,大湾区目的也是各地互補,做大個饼,一起發展。

不要看小自己,香港教育也是一流的,科研环境… 一国两制,资金自由流动…

讲了n次,创科在於市场。n年前,就算香港有人搞到i疯出来,也不会成功。

当时世界主要消费市场,由美国控制。 现时禁不了华为,因为市场已变。
4. CD ROM 2025-01-02 14:53:28
祝願珍兄同一眾網友, 新年快樂, 2025一如以往隨遇而安, 享受人生~~~
5. . 2025-01-02 16:10:48
中國加強武備,但不想打仗。
美國有動機打,但狗咬龜,且美元霸權開始弱化,未必咁易點得動各小弟國,不竟話事要講利益和凶惡。
美國民選總統和團隊,亦未必咁精英,背後是大量利益。
中美各自有大量問題,快慢都會走向分配好餅仔,合作番,香港未來應有地利角式。
但現在香港應縮皮減赤,先要破解高層挷架低级員工造盾牌的手段,應減高留低,兼精簡人手,無謂部門和開支取消,目標收支平衡,進入避風港。
西方要對付中國,中國自然要迎戰,鬥害傷及香港,也是無奈。
網上見不少無恥漢奸走狗,意氣風發,只希望這一代中國人能爭氣。

6. 碧瑅 2025-01-02 17:15:45
「夢想」是住宅樓價可以炒上(可能涉及巨額非法借貸),不能回落。
作用是防止某些人的資產減少,還是阻礙小市民在香港容易找到合適居所,令更多小市民去五湖四海定居?
政府要「托經濟」「托住宅樓市」,但是也必須減低支出,減少年度赤字。(工商鋪價下跌多年,政府不需要托嗎?但住宅樓價下跌也是其中的連鎖反應。)
現時,世界政治經濟迅即萬變,祖國各種專家也忙於招架,珍兄找來狄公。多謝。
相信,珍兄的資產,也是像政府一樣,不會只有銀行結餘。而是有其它資產,例如各種物業及股票等。
7. 余偉文回應 2025-01-09 23:21:20
匯思:再談聯匯制度
2025年01月09日

聯繫匯率制度(聯匯制度)自 1983 年 10 月實施至今超過四十年,經歷多次經濟和利率周期,應對多次全球性和區域性的金融危機,已成為與香港經濟和金融體系密不可分的一個核心組件。

聯匯制度為香港提供一個持久穩定的貨幣環境,一直行之有效。回顧過去四十多年,每隔一段時間,尤其遇到一些經濟周期或外部環境因素的挑戰時,就會觸發對其利弊的討論。最近,社會上再度浮現一些關於聯匯的討論,大家意見紛紜,各抒己見。

作為局內人,我們一直關注這些言論。當中固然有一些是基於對制度缺乏全面了解而產生的誤解,也有部分是將不相關的新聞碎片拼湊成不甚準確的畫面,同時我們也樂見一些基於事實和客觀分析且水平甚高的評論,足見理性討論的可貴。事實上,不少專家均認同聯匯制度是最適合香港的貨幣制度,並且在金融市場建立了堅實的公信力。即使最近坊間討論熱烈,並浮現各種關於地緣政治衝擊的憂慮,港元市場按聯匯制度設計平穩運作,自去年 9 月中以來兌美元匯率一直在 7.75 - 7.85 浮動區間的強方窄幅上落,足見市場對制度的信心。

考慮到聯匯制度的重要性和社會上的討論,我想借此文就幾個大家關注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一種論點涉及比較根本的經濟周期問題,簡單來說就是港元隨美元走強、加上美國減息步伐或會放緩,不利於香港經濟復蘇。這方面我在 2023 年 10 月 17 日匯思文章中已有所觸及,在這裏我補充幾點:
  • 對於香港這樣一個細小開放的經濟體和如此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匯率穩定至為重要。過去一年環球匯率市場非常波動,不少貨幣兌美元的匯價明顯下跌,如澳元跌 9%、韓元跌 12%、墨西哥比索跌超過 20% 等,日圓亦跌超過 9%。而港元兌美元匯率穩定,減少匯兌風險,對營商和投資環境而言是一個優勢。匯率穩定及行之有效的貨幣制度更是吸引國際投資者以香港作爲金融交易平台及中轉站的主要元素,對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極爲重要。
  • 港元利率方面,美國進入減息周期以來,香港的銀行業界反應較快,至今已隨之減息三次,對減輕企業和個人的借貸成本有所幫助。
  • 香港經濟面對的挑戰,有周期性,也有結構性。政府和私營部門都在採取切實的措施,開拓新的產業和經濟增長點,提升香港經濟的競爭力。當然,結構性調整過程需要一些時間,也需要各方的協力。金管局在其職能範圍內,重點針對周期性問題提供助力,包括積極推出措施以舒緩市民及商界特別是中小企的貸款成本負擔、協調銀行業界推出措施以支持中小企獲得融資、解除自 2009 年以來實施的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等,盡可能減少經濟周期波動所帶來的影響。
也有論者關注聯匯制度確立的基礎。任何經濟體均可以自行按照其意願和實際情況決定其貨幣制度,包括將本地貨幣與個別或一籃子貨幣掛鈎。事實上,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目前全球共有 37 個國家和地區(包括香港)採取不同形式與美元掛鈎的安排,其模式是由有關貨幣當局通過買賣美元錨定兌美元的匯率,操作基本上是市場行為。香港現行聯匯制度在 1983 年 10 月確定並運作至今,即遵循這種模式。

更有論者擔心地緣政治或引致影響聯匯運作的極端情況。全球金融體系之間的連結既深且廣,可以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過往經驗清楚顯示,某個地區的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其急速、連鎖反應可以產生巨大的外溢效應,觸發全球金融市場的波動甚至引發危機,造成對經濟和社會民生的衝擊。香港是亞洲地區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金融穩定不但關乎自身,還是區域和國際金融穩定的關鍵。當然,正如我在不同的場合所強調,作為負責任的當局,我們一直有針對各種可能影響香港金融穩定和安全的風險,進行充分的評估,確保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各種挑戰。

香港的聯匯制度採取最高度透明化、制度化的貨幣發行局模式,在實際操作上恪守嚴謹的紀律,加上香港 4,200 多億美元的龐大外匯儲備,相當於整個貨幣基礎約 1.7 倍,有充足能力確保聯匯制度暢順運作。可以說,制度的穩定性備受市場高度認同,亦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多年來的肯定。

風險要管控,但不用自亂陣腳。我重申:我們無意、亦無需改變聯匯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
總裁
余偉文

2025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