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公屋新登記四成學生

新聞資訊 > 負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7557
負面新聞
輪公屋新登記四成學生
(成報) 2015年10月28日
  房屋委員會最新數字顯示,公屋輪候申請個案截至上月底升近28.5萬宗,較年半前增加3.7萬宗。在新登記者中,有四成是學生。在更多人申請公屋下,令家庭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由3.4年增至3.6年,再次遠離房委會3年上樓的目標。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公屋輪候數字對房委會造成壓力,未來將面臨「找土地」及「社區反應」兩大問題。本報港聞部報道

  根據房委會最新的數字,截至上月底,公屋候申請個案再次增加,由2014年3月的24.8萬,增加至28.5萬,年半間增加3.7萬宗。在28.5萬宗的輪候個案中,「非長者一人申請」及「一般申請者」幾乎各佔一半。「非長者一人申請」有142,800宗申請個案,比一般申請者的142,500宗多300宗。

  社區抗建屋 憂人口密度增

  房屋署表示,截至今年3月底,46%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擁有專上的教育程度,較去年多3%。在新登記者中,有四成是學生,主要以「希望獨自居住」及「現時居所空間狹小」作為申請理由。換言之,包括學生在內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比包括家庭、長者的「一般申請者」稍多。

  在本年6月底房委會的數字中,家庭輪候時間就由平均3.4年,單身長者上公屋時間是1.9年。不過,今次的調查人中,兩者的輪候時間都再次延長,延長至平均3.6年。換言之,房委會不但達不到早前提出家庭申請者3年上公屋的目標,而且令輪候時間更為延長。至於單身長者上公屋時間,亦稍有增加,由1.9年增加至2年。

  郭偉強倡天橋底建中轉屋

  房委會昨日舉行集思會,討論來年的工作。會後張炳良昨日表示,公屋輪候數字對房委會造成壓力,推展建屋項目時面對兩大挑戰:「第一,是找土地的問題,第二就是社區對建屋項目的反應,在很多社區,仍然比較有抗拒,他們會擔心是否會人口密度增加等,如果這些問題不容易解決的話,始終供應是不容易克服的困難。」

  房委會委員兼立法會勞工界議員郭偉強表示,要再加大力度建屋,同時亦可以考慮興建更多臨時房屋或中轉屋,「天橋底也不介意!」他以北角?為例,指出有商住地皮已經10年「曬太陽」,無人使用,他建議可以用那些地皮做臨時房屋,作為短期的解決辦法。另外,亦有委員認為可以增加青年宿舍,解決青少年居住問題。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表示,大學生畢業後普遍薪金僅約一萬多元,故不少選擇申請公屋,希望將來有住所。他建議,房委會可考慮為30至40歲人士成立另一個輪候冊,讓適婚申請人士盡快上樓。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回應指出,近年公屋平均輪候情況急速惡化,一般申請者由2008年的1.8年,增至現時的3.6年,五年間的增幅高達一倍。協會又認為,政府應增建公屋,每年建3.5萬個單位。在租務上,協會建議重訂租務管制,租金升幅兩年內不可以加租超過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