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過多礙生計 監管須與時並進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255
地產新聞
掣肘過多礙生計 監管須與時並進
(東方) 2019年11月5日
受中美貿易戰及香港社會動盪內外夾攻,港股自六月起不但大幅跑輸外圍,每日成交更驟減,往時動輒逾千億元的日子不復再,證券界生意極之難做。可惜的是,正當各界想盡辦法救亡之際,業內卻受着監管機構收緊孖展的「緊箍咒」!常言道:「窮則變,變則通。」趁着收水「滿月」之際,當局應務實地破格求變,優先保住生計。

證監會上月生效新指引,旨在規管券商孖展融資,將孖展借貸風險管理標準化,以強化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簡單來說,就是以往業界「憑信」,就可以批出高成數貸款予熟客,目前則要跟足規矩辦事,生意必然受創。

再者,按業界慣例,過往若有客人按了股票借貸,券商就會將該批股票再按予銀行,惟新指引嚴控「翻按」,換言之,券商只能動用自己的資金批按,令規模較小的同業百上加斤,增加其倒閉機會。

據業界估計,孖展新指引的打擊隨時較零佣金更大,因從上市公司業績得知,券商收入主要來自孖展借貸,買賣佣金佔比不高,更何況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不可能只靠「現錢」做生意,必須靠融資帶來的槓桿效應把餅做大,若掣肘過多,只會拱手讓給競爭對手。綜觀全球多國央行,面對經濟放緩是拆牆鬆綁鼓勵放水,香港則在加添社會動盪的情況下逆勢收緊信貸,是否須「變通」呢?數據亦顯示,截至去年底,未清繳的孖展貸款總額僅約1,800億元,相比港股總市值逾35萬億元,實在微不足道。

正因社會動盪不安加上「緊箍咒」,業界透露,扣除燈油火蠟及交易徵費後,營運不蝕已屬萬幸!更不堪的是,隨着市況淡靜,連牌照也變得不值錢,市傳有資產管理類別牌照價值大跌數百萬元,幅度超過一半,難怪行家們也自覺心灰意冷。若淡市持續,火燒連環船式的裁員及結業潮遲早出現,試想連外資大行也要節流,中港券商更苦不堪言。大型券商尚可善用其大數據,透過了解散戶投資心態及方向,特製投資策略及開拓新業務來生存,小型機構則恐坐以待斃。

除了孖展,監管機構同時收緊「殼股」,過往不少券商會讓客戶「按殼」借錢,但新規令「殼價」大幅波動,影響孖展業務之餘,一旦細價股突爆去年般的「粉塵風暴」,又會影響投資氣氛。回望過去,金融市場有其周期,起起伏伏是等閒之事,關鍵在於政府必須與時並進,擁有「變通」思維,鬆緊有時,才能避免人為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