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上樓無期 「社屋」解燃眉急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635
地產新聞
基層上樓無期 「社屋」解燃眉急
(文匯報) 2018年10月15日
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達到5.3年歷史新高,不少基層市民上樓遙遙無期,被迫居住「貴、細、擠」的居所。近年多個機構和團體倡議推出過渡性房屋,為有需要市民提供居住環境較佳而租金合理的「社會房屋」,以便在房屋土地供應到位前解燃眉之急。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去年上任之初提出新構思,指政府打算資助社企租用舊樓單位,分間為數間「良心劏房」,以非牟利方式租予正輪候公屋等有需要人士。到了去年12月,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在政府支持下,推出「社會房屋共享計劃」,為個人或家庭過渡性住房和支援服務。

計劃對象為居住在劏房及正輪候公屋三年、有迫切住屋需要,或低收入及急需社區支援的住戶。單位租期不少於兩年,並由合資格的社福機構作為營運機構,向租戶提供社區為本的社會服務。此外,社聯更獲政府提供南昌街地皮,預計可於2019年第四季入住,提供90個單位。

事實上,早在2010年,社企「要有光」社會地產已推出這類短期的「社會房屋」項目,包括以單親家庭為對象的「光房」和以夾心低收入家庭為主的「光屋」,其中首批約40個「光房」單位已完成第2個為期3年的租約。

另外,房協在今年7月亦宣佈推出「暫租住屋」過渡性房屋計劃,將已納入重建計劃的香港仔漁光村200多個已收回的小型單位,翻新後短期出租予輪候公屋3年或以上的兩三人家庭及「高齡單身人士」,預計今年第4季起逐步入伙。■香港文匯報記者 岑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