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廿萬人逼劏房 社聯倡增建公屋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880
地產新聞
逾廿萬人逼劏房 社聯倡增建公屋
(文匯報) 2018年10月10日
對於無能力自置物業的基層人士而言,如他們仍未成功輪候公屋,或因入息僅僅超標而未能申請入住資助房屋,往往只能支付昂貴租金租住劏房。根據統計處於今年初公佈的調查顯示,2016年全港約有92,700個分間樓宇(劏房)單位,劏房居民近21萬,單位及居民數目分別較統計處於2015年進行的調查增加4.3%及5%。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表示,去年施政報告公佈的5個過渡性房屋選項當中,透過工廈改裝至今未有詳情,期望施政報告有所公佈。他並指出,特區政府應全力增建公屋,以紓緩基層住屋問題。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

統計處於今年初公佈的《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居於分間樓宇單位人士》顯示,全港約有9.27萬個劏房,平均一個單位分間成3.4個劏房,分租予9.18萬戶共20.9萬人,平均每戶2.3人蝸居。56.9%劏房位於九龍、23.6%位於新界、19.5%位於香港島。

若以區議會分區計算,油尖旺區劏房數目最多,達21,500個、其次為深水埗區(15,400個)及九龍城區(9,000個)。若按年齡組別分析,39.4%劏房居民年齡介乎25歲至44歲,28.4%為25歲以下。

近七成人均面積5.3平米

調查顯示,66.9%的居所樓面面積為7平方米至少於13平方米,中位數為10平方米。人均居所樓面面積中位數為5.3平方米,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數字(15平方米),也低於公屋標準(7平方米)。居於分間樓宇單位的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3,500元,低於全港家庭住戶的25,000元。撇除免租的住戶,有8.89萬個居於劏房的住戶要交租,他們每月繳付的租金中位數為4,500元,遠高於全港家庭住戶租金中位數的2,180元。

半數租金佔開支44.4%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於去年公佈的一項研究亦指出,在分析統計處於2009/10及2014/15年度進行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數據後發現,非綜援住戶當中,開支最低50%住戶每月平均用於房屋的開支,5年間由5,397元急升至7,608元,佔整體開支比率亦由42.1%升至44.4%,當中又以一人及二人住戶最為吃力,他們於2014/15年度的每月平均房屋開支分別為4,951元及7,525元,均佔整體開支比率逾半。

比起開支最低50%的公屋住戶而言,整體每月平均用於房屋的開支僅1,568元,佔總開支13.2%,公屋作用明顯。

社聯業務總監黃健偉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租金貴、地方細、居住環境惡劣的情況並無改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更已增至5.3年,「基層住屋開支愈來愈高,單是安置該9.8萬個劏房戶已屬很大工程,還未計算那些露宿者及『麥難民』。其實住屋問題是一環扣一環,只要有更多出租公屋單位,私人市場需求自然減少,變相令劏房單位供應量增加,有望令租金降低。」

他指出,現屆政府推行以置業為主導的房屋政策,惟社聯從政府訂定長遠房屋策略以來便指出,最能幫助基層的終究是增建公屋及居屋,「當然綠置居等都是一個選項,但最基本仍是肅清輪候公屋的隊伍,故應全力增建公屋;短期則着力透過多管齊下方式推行過渡性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