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倡先研棕地拓新區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3856
地產新聞
劉國勳倡先研棕地拓新區
(文匯報) 2018年4月27日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諮詢文件昨出爐,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認為,要填補數以千頃計的土地缺口,單靠一兩個開拓土地方法絕不可能做到,應以多管齊下方式開拓土地。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指出,以短期租約興建過渡房屋等選項,社會已有共識,政府可先實行,不應以諮詢為藉口拖延。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

劉國勳認為,應按三項原則去衡量優先次序。首先,覓地過程應「由大到細」,優先集中考慮可提供大幅土地的方案,包括善用棕地及開拓新發展區、維港以外的離岸填海等。

其次是盡量避免影響現有居民的生活,要將區內交通及社區設施等負荷考慮在內。第三是應考慮各方案的可行性、技術難度成本效益。

他續說,民建聯會繼續支持公私合作發展荒棄農地、發展岩洞和地下空間等覓地選項,因荒棄農地的發展時間較短及技術難度較低,適合紓緩房屋緊絀問題。至於公私營合作方面,政府應有公開透明的機制,確保制度的同時亦可推動發展步伐。

立法會房屋事務委員會主席麥美娟表示,本港房屋供應正面對「貴、細、擠」的急切問題,政府應用立竿見影方式盡快解決。當中發展貨櫃及內河碼頭的選項更牽涉行業問題,應先了解業界意見及使用情況,以探討用作發展房屋有多大幫助。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郭偉強認為,沒有一個選項能完全滿足未來房屋需求,希望政府在建屋時兼顧社區設施及交通網絡配套,否則會在社區遇到阻力。

謝偉銓促多管齊下建屋

立法會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議員謝偉銓歡迎專責小組進行諮詢,認為建議有助市民對土地供應的認知,惟當中欠缺不同選項可提供的建屋面積、單位開發的造價、完成時間及對周邊影響,或令市民難以作出理性抉擇。

他認為,無論發展農地、棕地、私人遊樂場、還是填海等,都應該提供資料和分析,並盡早取得市民共識,實行多管齊下,提供短、中、長期方案,為市民建設安樂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