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屋滴水車薪 貨櫃房說易行難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329
地產新聞
共享屋滴水車薪 貨櫃房說易行難
(東方) 2017年9月21日
為解決房屋問題,上屆政府揚言寸土必爭,今屆政府同樣是扭盡六壬,如果說成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是為拓土來源長遠打算,那麼與社企合作推出系列過渡性房屋,則是解燃眉之急。然而,就拓土凝聚社會共識並不容易,而過渡性房屋看似名堂多多,實則姿勢大於實際,這屆政府在房策上是否真的「好打得」,一切還言之尚早。

任何社會都有資源錯配問題,在香港,當無殼蝸牛望樓興嘆,也有一些房屋空置,港府與社企聯手,善用這些閒置的資源,為有需要人士提供過渡居所,是應有之義。「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是其中之一,預計整個計劃可以提供五百個單位,最多令一千戶家庭受惠,而今年底將推出首期共享房屋,申請者須輪候公屋三年。為甚麼申請門檻這麼高?一來共享房屋僧多粥少,二來港府的「三年上樓」走數,早就備受詬病,如果能入住「共享房屋」,算是間接達到三年上樓的目標。

但必須看到的是,無論是共享房屋,還是早前推出的良心劏房、光房計劃,名堂是不少,其實來源都是社會閒置資源,由不同社企營辦而已,這類閒置資源有多少等待開發,實在令人無法樂觀,而相對近三十萬公屋輪候大軍,逾十萬劏房戶,這類過渡房屋只能聊勝於無,杯水車薪都算不上,只能說是「滴水車薪」。

另一方面,社聯透露研究貨櫃屋或組合屋的可行性,亦有發展商願以象徵式的一元租出土地數年。發展局心有靈犀,一拍即合,聲稱考慮引入廣東的預製建築技術,可以快速建房,乍聽起來,新一類過渡居所似乎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雖然有人認為貨櫃屋「欠缺尊嚴」,但有「瓦」遮頭,總好過露宿或瞓豬欄雞竇,何況政府資助社企經營,租金會比私營劏房廉宜得多。

貨櫃屋及組合屋需要足夠的土地,香港既然有良心僱主、良心業主,不排除也有良心地主,願意為解決房屋問題出一分力。事實上,不少地主在新界擁有大量土地,一時間難以開發,與其坐視其長草養蚊,不如暫時拿出來做些善事。但問題在於,有關土地也許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利,其他配套也不夠,在此搭建臨時過渡房屋,前提是修築道路及平整土地,這方面的成本不低,地主看似失去租金收入,但若是政府協助建路及平整土地,直至改劃土地用途,勢必令附近土地升值,潛在利益其實很大,難免會引起「政府出雞、地主出豉油」的質疑,所以推行有關計劃時,不可不慎重。

怎麼說都好,香港房屋問題積重難返,社會意見紛紜,即使能找到土地,建屋也需要時間,因此既要長遠規劃,也要解燃眉之急,當局做得多少算多少,幫到一個算一個,這總比坐而論道、光談大計要好。有關官員肯走出冷氣房,為劏房戶處境「悲慘」而流淚,也許出於真情,但能否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