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供應淪畫餅 何堪空間又浪費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963
地產新聞
公屋供應淪畫餅 何堪空間又浪費
(東方) 2017年7月27日
一邊浪費資源,一邊哀嘆地從何來,正是港府的一貫特色,申訴專員公署決定就房屋署未善用公共屋邨的大量公共空間而展開調查,再次證明房屋問題愈演愈烈的癥結,在於港府不作為。

早期落成的公共屋邨,在樓宇設計上會出現零散的閒置空間,部分被闢作儲物室。申訴專員公署派人實地視察有關儲物室的使用情況,結果不看猶自可,一看嚇一跳,原來儲物室大多得物無所用,部分屋邨大廈的低層更有整列相連的閒置空間,而這些儲物室的室內面積同一般公屋出租單位相差無幾。正如申訴專員指出,公共屋邨的公共空間是珍貴的公共資源,房屋署有責任妥善處理,即使部分空間受環境或條例限制,不易改建為出租單位,但不代表當局不能克服技術上的困難。

申訴專員的批評,可謂一針見血。既然這些儲物室被空置,為何不改為住所出租呢?當局當然可以搬出一大堆藉口,譬如這些公共空間不符合建築物條例對住宅單位的法定要求等等,但條例是死的,人是活的,理應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修訂,房屋署沒有理由坐視這些空間養蚊養老鼠,也不改作臨時住所。最近運房局局長陳帆到深水埗看望劏房戶時一度哽咽,承諾要想方設法改善無殼蝸牛的居住環境,如今卻被揭發公共屋邨的公共空間被浪費,足證這種「哽咽」是極為廉價的惺惺作態。

為了解決居住問題,港府近年可謂扭盡六壬,連過去被視為非法、一度要取締的劏房,如今亦被視為安置無殼蝸牛的一大法寶。所謂「光房」計劃,就是由政府資助社企租用唐樓內的劏房,略加修葺再出租給部分公屋輪候人士,並美其名曰「良心劏房」,劏房都可以變相合法化,改為臨時居所,反觀公共屋邨的閒置空間卻不善加利用,這是不是暴殄天物?是不是自相矛盾?劏房變身合法居所叫做有「良心」,那麼坐視公共空間長期空置,是不是「冇心冇肺」?

見微知著,房屋問題愈演愈烈,根源不在於沒有土地,沒有資源,而在於港府無所作為,官僚胡混度日。正如傳媒一再踢爆,這些年當局大舉殺校縮班,不少校舍空置;部分公務員宿舍年久失修,同樣是浪費;更不提以免費或以象徵性租金出租給權貴使用的俱樂部土地,以短租形式出讓的棕地,還有大量被私人霸佔的公共土地,加起來至少有數百公頃,本來可以建造不少房屋,解決數以十萬計人口的居住問題,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最可笑的是,面對公屋供不應求,輪候上樓時間一拖再拖,當局只能一味重彈未來十年有四十六萬個單位供應,包括二十萬個公屋及八萬個居屋的舊調,但實際上建屋進度遠遠滯後,空喊十年房屋大計與畫餅充飢無異。上屆政府無力解決房屋問題,弄至怨聲載道,而從新一屆政府大力推崇「良心劏房」觀之,「好打得」也極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