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縮水」 王坤倡降綠化地比率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4640
地產新聞
公屋「縮水」 王坤倡降綠化地比率
(文匯報) 2017年7月10日
港府近年致力覓地建屋,但公營房屋數量仍是供不應求,公屋輪候冊申請宗數升至近28萬大關,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更急升至4.6年。另外,回歸後新建公屋單位轉為採用構件式設計,亦被指面積「縮水」。

根據房委會資料,1997年3月底,香港的公屋申請者數目只有14.47萬個,但公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卻高達6.6年。

後來政府大力增建公屋,並提出申請者由申請至首次配屋3年上樓的編配目標,輪候時間於2003年一度跌至2.3年,一直維持至2013年均低過「3年上樓」的目標。

不過,隨着申請人數增加及公營房屋建屋量放緩,到了今年3月底,公屋輪候冊已累升至近28萬個申請,較1997年升近一倍,其中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更高達4.6年,遠遠拋離3年上樓的編配目標,對比2005年低位平均輪候1.8年相距甚遠。

由於一般申請者由家庭和長者一人申請者組成,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僅為2.6年,意味着家庭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還要長得多。

回歸後公屋的居住面積也出現變化。房屋署的公屋編配標準為人均室內樓面面積不少於7平方米,根據房署資料,公屋人均居住面積由1997年的9.5平方米,升至今年的13.2平方米,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近年新建的公屋單位,皆採用構件式設計,被指面積「縮水」。

公屋聯會前主席王坤表示,近年政府對新建公共屋邨的綠化和休憩用地比率都有標準,加上要增加單位供應,導致新建公屋單位面積的確較以前縮減,「房署的說法是改善居住環境,但一般市民或許感受不到,回到家只覺單位細了」,建議房委會可適度降低綠化用地比率,提供更多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