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重建租戶特惠金倍增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314
地產新聞
市建局重建租戶特惠金倍增
(文匯報) 2017年6月14日
一人戶增至16萬 非住宅租客最多獲70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麗娜)市建局昨日宣佈即時調整受重建影響的住宅租客及非住宅租客的津貼:一人住戶租客可獲的特惠金,由最少7萬元增加至16萬元;二人或以上的家庭則由最少8萬元增加至18萬元,升幅逾倍。至於非住宅租客由以往最低7萬元至最高50萬元,增加至最低11萬元至最高70萬元,視乎其營業年期。市建局總監(收購及遷置)黃偉權表示,推出政策前已完成評估,市建局有能力應付額外的開支。

市建局自2002年起未曾調整特惠金方案,但應課差餉租值至今升幅達130%,有需要重新調整津貼水平。

市建局昨日通過未來合資格住宅租客所獲得的特惠金,將由現時應課差餉租值的3.5倍,變為階梯式計算,首個1萬元可獲9倍計算,第二個1萬元以8倍計算,如此類推。

除受重建項目影響的住宅租客受惠外,非住宅租客也能受惠,其可獲得的特惠營商津貼,由以往最低7萬元至最高50萬元,增加至最低11萬元至最高70萬元,視乎商戶營業年期。

未來,特惠金及特惠營商津貼的最低金額,將根據差餉物業估價署每年公佈的租金指數作出調整。

財政狀況能應付額外開支

黃偉權表示,在市建局重建項目中,很多住宅租客居住在劏房及板間房,優化政策將提高住宅租客的特惠金金額,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被問及會否使市建局財政負擔大增。

黃偉權表示,推出政策前有做過評估,相應市建局的財政狀況,能應付額外的開支。

市建局非執董、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麥美娟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表示,新優化政策無可避免增加市建局的財政負擔,然而市建局有其社會責任,重建同時需幫助劏房及板間房租戶另覓新居。她以月租5,000元的劏房為例,一年便需付6萬元,以一人租戶獲津貼7萬元的舊特惠金額,租戶難以租到合適單位。

麥美娟:顯局方承擔社會責任

她續指,有關方案在董事會轄下的工作小組已討論逾年,並商討過不同計算金額的方案,昨早董事會普遍支持新的特惠金方案。

她認為市建局過去經常被批評「只睇錢份上」,今次新方案顯示了局方承擔社會責任。

優化措施亦包括市建局收購物業前被業主迫遷的住宅及非住宅租客,現時被迫遷的住宅租客可獲差餉3倍的「住宅租客體恤援助」,或符合入住公屋資格可獲公屋安置。

優化政策下,符合市建局資格者可獲安置市建局安置大廈。被業主迫遷的非住宅物業租戶,在優化措施下可獲特惠津貼發放,金額介乎11萬港元至70萬港元。

黃偉權表示,目前市建局的安置單位足夠應付申請入住的迫遷戶,並指相關住戶的數字不多。他續說,安置單位租金由1,000元至千餘元不等,家庭單位租金則以差餉總值一半計算,相關租金已包括用戶的水電、管理費支出,而且居港7年以下的租戶也可在未合資格申請公屋的情況下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