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戶直擊:隱世書屋不愁客 孤芳店主待人賞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5647
地產新聞
商戶直擊:隱世書屋不愁客 孤芳店主待人賞
(文匯報) 2016年5月23日
7個拍賣劏舖中,有1間舖位現時的租戶是書店。記者當日到這間隱世書店進行訪問,發現原來它就是傳說中全世界最細的書店,雖然資料寫該舖建築面積103呎,但目測這個「三角形」書店的面積最多只有50呎左右,的確夠迷你。店主張和堅當日表現悠閒自得,問到商場無客流點算,他一臉無所謂說道:「識得嚟就會嚟啦。」姜太公願者上釣的無為精神,於生活節奏急促的香港可算奇葩了。

寄情書法閱讀自得其樂

書店名為「溢記舊書」,別看其舖位細小,不少熟門路的客人會專程到此尋寶。張店主說,他的實際藏書量其實是現時舖位內書籍的好幾倍。劏場客流極少,3樓就更加「拍烏蠅」,張和堅坦言:「客流一直都不多啦,我在這個劏場十年啦,都係咁吉。」為何不搬走?張一臉無奈:「搬得郁咩?你有什麼好提議吖?在灣仔區,租個劏房都唔止(這個租金)。」

據悉書店舖位現時月租2,700元,張坦言生意不算好,「有時一個月賺的錢都未夠交租」。繼續做舊書攤,純綷不想仰人鼻息:「你有一定的收入,自己享受,例如寫字,或者對住啲書,這種心情這種喜悅,不是樣樣都用錢去衡量的。」想法果然夠出世脫俗。

租金愈來愈貴愈搬愈細

他說,很久之前其實是於街舖經營,之後租金愈來愈貴就愈搬愈細:「書店好難做,其實客流多租金貴更慘,我更租不起。」言談間相當唏噓。或許,大家在關注哪間老食店關門、哪間老舖結業的時候,是否亦應該留意這類被時代遺忘的特色小店?其實用另一種方式於香港的夾縫中求存,亦是一種值得保留的「香港味道」。

現時張和堅的生意,有九成來自內地,一成是香港。他表示舊書攤的生意,與自由行的關係不大,主要靠口碑:「不用宣傳介紹,內地人好犀利,哪裡有書店他們都知道。他們來找商業價值高的書,通常都係炒賣居多。」訪問當日,張生給記者看一些上世紀的電影雜誌,竟然是50年代的雜誌,雜誌仍有包裝套封裝,相當新淨:「行內人一看就會知價值!」

他亦知悉其租用的舖位正在拍賣,直言開價並不合理:「50萬元樓下我都可能會考慮下,80幾萬元太貴啦。」租用旁邊舖位的另一位經營宗教用品的租戶聽到價錢亦覺得不合理,問到舖位他日易手會否對其租金有影響時,她更笑說:「不怕佢賣,這裡這麼多吉舖,他加租我就搬去隔離囉。無人會行嚟。」她的生意主要靠網上宣傳。

二三樓靜局似「死場」

現時「國泰88」全幢大多數是吉舖,地下面向街道的舖位還算較多客流,但到1樓客流已非常少,只有小量美甲店、服務店等,再上二三樓根本如同「死場」。

3樓另一間經營租書店的陳太,態度豁達地對記者笑說:「現在是生約,我隨時都可以唔做,但當係有啲人生寄託。」陳太現時以4,000元租用一個面積較大的舖位,「開業四五年,之前睇中這裡平租。」問到如何看劏場客流少時,她無奈地說:「個個都用來做貨倉,哪會有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