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能看不能動 八成置業徒有夢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031
地產新聞
土地能看不能動 八成置業徒有夢
(太陽) 2015年11月13日
房屋問題愈演愈烈,無殼蝸牛愈來愈多,十年房屋大計隨時淪為泡影。在這種情況下,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的智庫日前提出改劃部分郊野公園作為房屋用途,長遠達到八成市民置業的目標,對被房屋問題搞得焦頭爛額的港府而言,不啻是莫大的諷刺。

沒有安居樂業,就沒有社會穩定,這個道理人人都懂。香港的問題千頭萬緒,不少是房屋問題引發而來,這也是公開的秘密。如果港府有本事解決棘手的房屋問題,其他的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事實上,香港雖然細小,但不至於沒有土地可供發展,因為已開發土地只佔全境的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是綠化地帶及郊野公園,智庫建議改劃部分環境保育價值低的郊野公園土地作房屋用途,並不是不能討論。正如有人指出,郊野公園是人為劃定的,並非天然存在,同非郊野公園一樣,只是土地存在的不同形式而已。香港能從小漁村發展為七百多萬人的現代化都市,本身就是不斷開疆闢土的過程,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改變土地用途,本來是無可厚非。

然而,過去能做的事現在卻不能做,原因不僅是市民環保意識覺醒,也不僅是社會泛政治化,更主要是港府無能。君不見,特首梁振英回應智庫建議已提出在未來探討將部分郊野公園改劃的問題,本意是試放氣球,探測社會反應,不料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卻聲稱任內無意打郊野公園的主意,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也重申有關觀點,強調本屆政府不作此想。港府高層在開拓土地方面自相矛盾,自封後路,這就凸顯房屋問題的困境,所謂地從何來是偽命題,港府高官害怕爭議,沒有魄力及決心,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問題。

類似的一幕兩年前已經發生。當時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質疑在土地供應緊張和市民住屋需求巨大之下,郊野公園「是否全都不能碰、不能發展」,結果觸發環保人士強烈反彈,有人批評港府打郊野公園主意是「思想的癌細胞」,「想也不應該想」。一見有人反對,港府立即跪低,補鑊指陳茂波只是引述他人的意見,並不代表政府的立場云云。豈料今日港府重施故技,結果又是自取其辱。

明知無法實現的目標,卻偏偏一再拋出,除了添煩添亂,實在看不出有何意義。如今樓價高不可攀,租金水漲船高,在市民連負擔劏房也感到吃力的今天,卻有人提出八成市民置業的宏偉目標,何止是假大空,更是在市民的傷口上撒鹽。當局最新數字顯示,公屋輪候冊已經達二十八萬四千宗,平均輪候時間已由當初承諾的三年延長至三點六年,安居之夢變得愈來愈渺茫。

人比人,氣死人。同樣地少人多的新加坡,人均居住面積比香港大一倍,而且大部分居民成為業主,原因在於新加坡政府強政勵治,既能大舉開拓土地,又能引入大量外勞以彌補建造業工人的不足。人家做得到,香港做不到,這就是兩地政府的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