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計劃讓八成人置業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6214
地產新聞
補貼計劃讓八成人置業
(成報) 2015年11月10日
  樓價高企,市民無法置業「上車」,怨聲載道。針對公營房屋政策的限制,由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董建華牽頭成立的「團結香港基金會」昨日首次發表研究報告,提出「補貼置業計劃」,建議今後新建的公營房屋的住戶可以租或可以購買,令他們有置業機會,該會又提出調整和放鬆新建公營房屋的「補地價」政策,目標是讓八成市民置業。團結香港基金會總幹事鄭李錦芬在會上表示:「期望八成的香港人,都能夠做到自己居所的業主。」本報港聞部報道

  董建華並沒有發布會,但先後閉門向傳媒及學者簡介方案,他席間指自己早前在山頂行山,有一家三口向他提到現時要用300萬元才買到一個170平方呎的單位,令他相當感慨。該基會就房屋政策部分,倡議政府推行全新的「補貼置業計劃」,當中分為「補貼出售單位」、「先租後買單位」建議。市民若打算自置居所,樓價會以低於市價售出,樓價亦將鎖定在入住時水平,政府會照顧開始時未能負擔首期和供款的市民,待他們財政有所改善時,便可以置業,購買價依然是入住年份的樓價,市民可自由決定繼續租屋或買樓,政府會提供擔保讓市民以低至半成至一成的首期置業。

  4方案改善補地價制度

  由於現時「租者置其屋」的公屋與居屋補地價需與市價掛?,所以該會提出四個方案改善補地價制度,當中包括毋須補地價、入住首年的折扣地價、入住首年的地價或市價,以及地價平均值或市值地價。基金會顧問、香港大學金融學院經濟學講座教授王于漸在同一場合認為,新計劃與以往的「租者置其屋」分別在於打通了「補地價」的關節,樓市升不用補回差額,樓市跌亦可按市價少付一點。

  王于漸續說:「市場機制不能幫你成為業主,所以要政府糾正市場問題,若不能糾正,社會將永無寧日。」他認為解決補地價問題,便可以加快單位流轉,新政策不是要幫市民有房屋居住,更是要協助他們買樓。他又認為,計劃可為住戶提供明確目標,使市民不用追逐浮動、水漲船高的市值比例補地價換取全部業權。

  設定限制保障港人利益

  此外,新計劃亦有限制,以保障港人利益和避免政策被濫用。王于漸指出,計劃是一次性的福利,每名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只能享受一次補貼,市民可選擇「補貼出售單位」或「先租後買單位」。凡接受計劃置業的住戶,「大部分」必須是在港居住七年的永久性居民;而兩人家庭,兩名成員都必須是在港居住七年的永久性居民。

  團結香港基金會的建議,比前特首董建華,提出七成置業的目標更為大膽。王于漸表示對計劃有信心,又認為當年政府是因為遇上樓價下跌和亞洲金融風暴,才未能達成目標。他又指出,日後市民買屋後,更可以「樓換樓」重建住房階梯,而且具吸引力的「補貼置業計劃」,更可以讓政府提升收回建屋成本的機會。

  對於團結香港基金建議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報告,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表示會研究報告內容,他認為,公屋和居屋有不同針對對象,初步認為有需要維持公屋和居屋兩種不同模式,而出租公屋仍是幫助有需要人士的最貼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