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四要素「住」最大 公屋供應理當增加

新聞資訊 > 地產新聞 返回
瀏覽人次 : 8379
地產新聞
民生四要素「住」最大 公屋供應理當增加
(成報) 2015年5月12日
  香港最大的問題是「住」。這絕對是港人共識。樓價的高昂,住房的短缺,這在香港是小學生也知道的事。人類生活的四大要素「衣、食、住、 行」,其中的「衣」和「食」在香港絕非問題,有錢可享名牌、五星級,少錢大可將就度日,豐儉隨意,溫飽不難。「行」,可分兩層次談論:本地之行,車費雖貴了一些,尤其是地鐵,但尚可接受。長者更有「2元優惠」,堪稱德政。外地之行,並非必須,富人可以遊遍天下,窮人留港一樣快樂。只有「住」才真的是大問題,一個400呎左右的小單位,動輒幾百萬元,試問,如此樓價,叫中下階層市民如何「上車」?

  日前有一則新聞,說公屋輪候冊申請人,整體已逾27.85萬人,三個月內增加7,500人。輪候公屋人士之中,非長者單身人士已突破14萬人大關。公屋輪候申請每年增加約3.04萬宗。公屋申請人之中,一般家庭已增至13.79萬宗。預期今年之內公屋輪候冊申請人將突破30萬。房屋署公布的這些最新數字,從中亦不難看出香港的「房荒」已嚴重到何等程度!

  在供求規律即供不應求之下,公屋輪候人士的「上樓」時間,已由去年的3.2年,延長至目前的3.3年。當然,大家不會忘記,房屋委員會承諾的「上樓」時間是三年。據房委會稱,今年公屋落成供應量較多,因此「上樓」的時間有望不會再延長。這是「壞消息中的好消息」,不過, 在輪候人士而言,也只能是「姑妄聽之」和「但願這是真的」。有較為特殊的例子,一個為方便女兒返學及太太返工的申請市區公屋的家庭,輪候足足五年仍未有機會揀樓,可見港島區公屋的緊張程度。

  住房問題之成「荒」,其實在「英治」時期已經出現,回歸之後,「房荒」問題更見嚴重。可以肯定地說,特區政府的房屋政策是有失誤之處。這是政府對市民的一種虧欠,包括公共房屋的供應嚴重不足。香港回歸之初,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高瞻遠矚,早就看清楚必須瞂手解決「英治」時期留下來的房屋問題,提出了每年建屋「八萬五」的計劃。此計劃無疑有益大眾,卻遭到既得利益者和目光短淺者或明或暗的攻訐。結果,不但「八萬五」被腰斬,董建華也在第二任期中途以「腳痛」為理由辭職下台。曾蔭權上台任特首之後,大走極端,停止賣地,停建居屋,減建公屋,至令「房荒」問題更加嚴重,樓價節節攀升,租金水漲船高,普羅市民望樓興嘆,一眾租客欲哭無淚。梁振英就任特首,自是看出了問題,決定增建公屋、居屋、私屋,可惜是「遠水救不得近火」。回顧歷史,確實是應該「以史為鑑」。解決「住」的問題,確是民生首務,確是「重中之重」。

  梁振英政府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未來10年的建屋量增至48萬個單位,平均每年4.8萬個單位,其中未來五年供應8.77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上述數量,看似不少,但若對照「房荒」的嚴重程度和市民大眾的「渴求」程度,很可能仍然不足。例如,與「八萬五」仍有很大的差距,連「五萬五」都未能達到。

  政府目前雖然不得不聚焦於政改及政治紛爭,但若能努力尋找土地、填海造地,將建屋目標改設為「五萬五」甚或「六萬五」,盡快解決香港「住」的問題,勢成「民心所向」,獲得更多民意支持絕無疑問。「住」的問題妥善解決,市民安居樂業,那就天下太平。